第04版:群言堂

南腔北调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严禁强制要求师生参与和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严控借调借用教师,严禁强制打卡、积分排名等,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得要求教师承担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任务。

短评:教师减负,在有的地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何处?因为给教师增加负担者,都是教师不敢得罪的部门和人。那么,要落实教师减负,还得靠上级部门的监管。教育行政部门要硬起来,挡住违规压向教师的负担,此谓守土有责,理应尽责。教育行政部门要就教师减负工作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同时也让上级作好监管,确保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不出自教育行政部门。对那些无视纪律,继续加重教师负担者,纪委监委要严肃办案,严厉追责,严加惩处。加重教师负担,就是破坏教育教学,就是损害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对有此妄为者,决不能姑息!

近日,网上视频显示,杭州一小学门口,随着车辆进入,门口处的学生敬礼并喊“老师好”,而视频中未见车辆停留、打开车窗。相关视频引发讨论和争议。11月6日晚,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通报表示:该校确实存在相关问题。现已对该校负责人进行严肃批评,要求学校立即整改,并吸取教训,全方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短评:学生当然要尊敬老师。但是,这种尊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应是强求的。像这种驾车而过、对学生的问好置之不理的老师,久而久之,学生心中的尊敬也许会被其无礼貌的做派耗尽。让学生站在车辆进出的校门口喊“老师好”,注意保护学生安全了吗?形式主义的尊师,让人内心生出的不是尊敬,而是反感。

日前实施的《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规定,“不得简单以消费者的不满意、差评扣减劳动报酬”“不得制定损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

短评:长期以来,一些平台,仅凭用户的一个差评,就对如快递小哥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施处罚。打官司还要原、被告双方都问问,凭什么一个差评就要扣劳动者的报酬?为什么不给劳动者申辩的机会?难道差评都是有道理的吗?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处罚,不仅侵害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更让他们无法有尊严地劳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了投诉,要查明情况、分清是非、区分责任后再做公正处理。作为用工的一方,片面强调“顾客就是上帝”,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利润。但是,尊重顾客的同时,不要忘记“劳工神圣”。平台、企业的利润,离不开劳动者的付出。遇有服务纠纷,还是公道解决为好。

据《工人日报》日前报道,一家医院员工廖某因领导口头称要将其开除而赌气离岗,后被解雇,法院认定廖某构成旷工。另一起案例中,某公司领导口头告知员工王某“不用来了”,随后关闭其工作系统权限,并解除劳动关系,被判构成违法解雇。

短评:廖某被认定为旷工,是因为未保留用人单位将其违法开除的证据。王某胜诉,胜在用人单位关闭其工作系统权限有据可查。如无法定免责理由,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是要进行补偿的。为了逃避补偿责任,一些用人单位用口头通知开除或“穿小鞋”方式逼迫劳动者离职。劳动者若因此离职,正中用人单位下怀。因为一旦发生仲裁或诉讼,用人单位拒不承认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甚至反诬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擅自离职,而劳动者又举不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不仅很难胜诉,反而极有可能败诉。在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切不可意气用事,而是要留存好证据,为依法维权做好准备。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举办首批共享专利签约仪式,两名一线职工的发明创造专利与转化单位签订技术许可合同,共享专利权。为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热情,该公司2024年10月出台《职工发明创造与公司共享专利权管理规定》,其中提出,职工自主开展、自发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创新成果由公司和职工按照一定比例共享。

短评: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企业中职工又是创新的主力军。职工身处生产一线,他们最知道生产领域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同时又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者、检验者。智慧从群众中来。激发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就是推动创新,就是提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承认、尊重职工的创新,让他们与企业共享发明创造专利,就能从职工队伍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能用职工“智”者,其员工队伍一定会人才辈出,企业的创新之花终将结出经济效益硕果。

日前,廊坊香河县发布情况通报称:2025年11月5日,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以“道喜”为名拦截婚车索要9条香烟。双方交涉约20分钟无果后,新人换乘自家车辆离开,胡某某等人未得到香烟自行散去。公安机关已视情节轻重依法对拦婚车人员胡某某等6人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短评:有些地方有拦婚车索要财物“讨喜”的习俗。婚礼,本应热闹。善意的“讨喜”,适度的“闹”,确实能增加喜庆气氛。然而,若将此习俗恶化成勒索,把热闹变成胡闹,不仅不会增加喜庆,反而让人反感,甚至会因侵犯他人权益而违法。那么,热闹与胡闹的界限在哪里?这就要看“闹”的目的与婚礼主家的感受。主观目的不好判断,婚礼主家是否接受却容易看清。那些主家不愿、不能接受的“讨喜”,惹人烦,失德,甚至违法,当休矣!

2025-11-14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86943.html 1 3 南腔北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