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群言堂

千古治术一脉传

刘吉同

商鞅变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用严刑峻法管制百姓,将秦国人民以五家或十家编为一组,让他们互相监视。一家犯法,同组诸家须检举告发,藏匿不告者腰斩;检举本组以外的奸恶,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罪(重庆出版社出版《中华史纲》第91页,李定一著)。至于什么是犯法,什么是奸恶,那只能由官家的“铁嘴钢牙”确定了。

“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历朝历代在管制人民方面,出奇的一致,用的都是这一套,即所谓的编户齐民。集大成者是朱元璋,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事实上是打造了一个坚固的笼子,把人民像关鸡鸭、猪狗一样,严严实实关在了里面,恨不得把全国人民都植物化、原子化。每个人一生下来,就会被政府登记在册,长成后子承父业,一辈子不许随便迁移,“如今士农工商都要各守本业,医生和算卦的只能在本乡活动,不得远游”。然而,人有腿,还要谋生,不可能像木桩那样,死死栽在一个地方。咋办呢?朱元璋发明了“路引”。如需出门,须到官府登记,经过严格的审批后给你开出“路引”。全国人民,凡出百里之外,都必须办理“路引”。到每村每镇,吃饭投宿,都要验证“路引”。“如无文引,必须擒拿送官,仍许诸人首告,得实者赏,纵容者同罪”,这种制度把人民的活动范围基本限制在了百里之内。(人民出版社出版《朱元璋传》第209页,吴晗著)

不要说秦始皇、朱元璋这些所谓雄才大略的天子了,就是那些草莽皇帝和民间精英,对百姓用的也是这一套,“只准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军阀王世充四面楚歌中在洛阳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因将帅、州县降唐者“时月相继”,他便定下了严酷的株连法,“一人亡叛,举家无少长就戮,父子、兄弟、夫妇许相告而免之。又使五家为保,有举家亡者,四邻不觉,皆坐诛”,但“杀人益多而亡者益甚”,(《资治通鉴》卷188)适得其反。民国时期河南地方精英别廷芳等人搞的宛西自治,与老朱的模式差不多,称为五证制度,即出门、迁移、通行、乞丐、小贩营业等五证,各保和乡镇严加查验,“凡无证或不依所载,任意行动者,押送该管保长盘诘查办。而县内乞丐与肩挑负贩人等,亦一律配发乞丐证及小贩营业证,无证者,不特无处乞讨,无法营生,抑且频遭盘诘,不得自由”。彻底管制了境内民人的行止动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纷纭万端:近代中国的思想和社会》第251页,沈松侨著)

由此可见,以严刑峻法限制人民自由的历史悠久。千古治术一脉传,一传就是几千年;基因强大,遗传能力特别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统治者对其有着高度的“路径依赖”,犹如轻车熟路,不管是谁,走着走着就“上路”了。也说明统治者对人民的活力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以至形成了可怕的连锁反应,愈恐惧愈管制,愈管制愈恐惧。其危害巨大,对民间创造力的扼杀和民族精神的摧残,不可估量。两千多年把人逼入“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境地,恐怕它厥功至伟,当然还有那个罪大恶极的文字狱。

2025-09-05 刘吉同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74849.html 1 3 千古治术一脉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