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浙江政务App“浙里办”中的相亲交友平台“亲青恋”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据悉,在过去两个月时间,其已新增30万注册用户。有人认为,政务App办相亲平台是不务正业,有人认为此举是把工作做到了青年的心坎里。
短评:政务,千头万绪,但是,说到底都是人民群众的事务。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广大青年的终身大事,政府将其列为“政务”服务内容,有何不可?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就不会对政务App办相亲平台感到大惊小怪了,就会把人民的小事当成大事,就会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改进工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让服务创新永远在路。浙江政务App“浙里办”办相亲平台究竟对不对?两个月30万的注册用户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人民群众对亲民优质的服务,热烈欢迎,双手赞成!
据《光明日报》报道,北京市中关村三小教师胡阳近日发出感慨:“我们太需要反映当前社会发展、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了。”她说,每次组织唱歌活动,她都会有些困惑:“歌曲都是从老歌库里找,适合现在儿童生活的儿歌太少了。”前段时间,她带领学生游玩,鼓励他们拉歌,结果他们唱的全是网络流行歌曲。
短评:幸福的童年,怎能没有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儿歌?然而,毋庸讳言,目前儿歌的创作还远不能适应孩子们的需求。是社会创作力量不足吗?否!海量涌现的成人流行歌曲告诉我们,词、曲作者队伍空前庞大,只不过他们在功利、名利的驱使下,忽略了儿童对歌曲的需要。要弥补儿歌的断代空白,扯着嗓子空喊让词、曲作者以社会责任感创作儿歌作品是没用的,还是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经济的杠杆作用,引导、鼓励他们创作儿童歌曲,使他们创作儿童歌曲也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相应的经济回报。承认、尊重儿童歌曲的艺术、社会价值,儿童歌曲的创作自然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江苏邳州市公安局、邳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日前发布“举报劝阻未成年人野泳有功人员专项奖励办法”。该办法规定,对发生在该市行政区域内未成年人野泳、戏水行为,积极实施举报、劝阻、施救的非执行职务人员,将给予奖励。该办法不主张未成年人或不会游泳的成年人下水施救,可用大声呼救、报警、利用救生设施等方式进行施救。
短评:该办法的政策导向性十分精准:目标是减少野泳溺水事故,办法除奖励积极施救者外,对举报、劝阻者也予以奖励,突出防患于未然。同时,不主张不具备施救能力者下水救人,以免扩大事故损失。见义勇为当然可敬,但是,“勇为”也须尊重科学,见义尽力而为同样值得肯定。
近日,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工作期间互殴的案件。一水手工作期间与船长发生争执被殴受伤,虽然经公安调解,船长也予以赔偿,但是,法院认为水手确系因履职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短评:法院的这认定于法有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船长的殴打发生在水手工作期间,且致水手受伤,当然符合认定工伤的条件。至于水手也有过错,不能成为否认工伤的理由。现实生活中,一些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不法暴力伤害,往往走治安处理或民事诉讼的渠道维权,忽略了工伤保护。有关方面应加强对工伤认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劳动者懂得以工伤维权,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保护才能全面无死角。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山东淄博经济开发区傅家镇彭家村多位村民反映,在大部分村民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已将该村300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用于理财,半年一结息,利率为6%。淄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回应表示:为了保障土地补偿款的资金安全,同时考虑到补偿款的保值、增值,采取了以上款项由区城投统一代管。彭家村若在村民福利、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日常开支及合理重大开支方面有资金使用需求,可随时提出使用申请。故该款项并非实质性的投资理财,不存在资金风险。同时确实存在群众告知工作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
短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款属于村集体所有,其分配、使用应由村集体决定,这是有法律与政策规定的,岂能是谁想代管就代管的?代管的主观目的无从考究,但是,法律与政策的刚性不容打折扣!侵占、挪用征地补偿款轻则违法违纪,重则构成犯罪。侵占、挪用征地补偿款的借口五花八门,但是,大多数实质都一样:腐败!对侵占、挪用农民活命钱的案子,须一查到底,直到挖出腐败毒瘤,方可息民怨,顺民心。
据《法治日报》报道,上海近6000人被纳入职业打假异常名录。近日,与之相关的一组职业打假数据引发关注:上海2023年职业索赔投诉量高达24.6万件,其中投诉超10件的有近8000人。
短评:职业打假人增加,不能简单地以“好”或“不好”来评价。职业打假人的存在,说明市场还有相当数量“假”的存在,且多到可以让有些人想以打假为业。从这个层面讲,职业打假人的存在与增加,是与“假”的存在、变化而增减的,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问题的另一面是,职业打假人的长期存在、增加,并没有让“假”消失,一些制假、售假的奸商反而在收买了职业打假人后更安心地做起了“假”生意,一些职业打假人甚至以打假相要挟,大发其财。打假维权,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职业打假人的疯长,一方面反映出的是社会对打假的需求,另一方面暴露出的是维权权利的滥用。规范维权行为,让打假更有力,让维权更纯净,这才是上海6000人被纳入职业打假异常名录给我们的应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