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202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当前“手机收到提前查分链接”“大学招生内部指标”等诈骗信息不少,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短评:年年高考,年年有招生陷阱,年年有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骗子固然可恶,当然要依法严办。但是,对办案结果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用真实案例向考生及家长宣传防招生骗局的注意事项,让落网的骗子在媒体上现形,自我解析骗人伎俩,惊醒那些还在迷茫中的待宰羔羊,其效果比起单纯正面说教的防骗宣传要事半功倍。高考,比拼的是成绩。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作为考生和家长,要抛弃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坚定走凭分数正规录取之路,任凭骗子花言巧语,也难侵你金刚之身。
日前,安庆市警方打掉一个向中老年群体虚假宣传兜售药品的诈骗团伙。这些诈骗分子以老人鞋、评书机等“小礼物”先请中老年人笑纳,博得信任后,再向中老年人高价出售所谓包治百病的神药。全国多地数千人上当,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短评:趋利是人的本能。但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你贪图便宜,想以小代价博取超常的大利益时,往往会掉入骗子挖好陷阱。公平是市场的基本规则,感情不可能取代货币。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当卖家以感情、赌咒让你相信他的商品时,他就已经在卖噱头挖陷阱了。至于包治百病的神药,就更不可信了,因地球上根本就没有这种违反科学常识的奇葩尤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会下降,另一方面子女成年后对他们的陪伴不够,也会使他们陷入感情空虚,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中老年人要多参与社会活动,以使自己的认知不过早地落伍于时代;其子女也应加强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消除中老年人的孤独感,使骗子的甜言蜜语在中老年人面前失效。打击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司法机关当然要执法必严,社会、家庭也应用亲情为中老年人撑起保护伞,综合施策,方能奏效。
目前,多家电商平台启动“6·18”大促,《工人日报》提醒消费者,在“买买买”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避免购物后面临维权难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商家会在商品页面主动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或在消费者索要时提供,但也有一些商家遮遮掩掩,设置障碍或无法提供。
短评: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质量证明,是卖家的义务,卖家有责任证明自己所售商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卖家拒不提供或以种种理由推脱,消费者有理由怀疑商品的质量,或者是不是“三无”产品。电商平台也有责任规范卖家的经营行为,禁止卖家销售“三无”产品。买家如遇卖家不提供质量证明,可向平台投诉。平台对卖家督促不力或无果时,消费者可将卖家与平台一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人人有责。对在质量证明上打马虎眼的卖家和平台,不可姑息。
近日,北京某知名商店将两款面膜提高原价再打折促销。市场监管部门认定其属于利用虚假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对其警告并罚款5万元。
短评:先涨价,再略降一点,美其名曰打折促销,这种骗人的鬼把戏不知骗了多少消费者。在无法对商品原价溯源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听到的只是卖家的忽悠。建立商品价格溯源机制,十分必要。在原价溯源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消费者一旦对降价促销商品的原价产生疑问维权投诉,对原价的举证责任应由卖家和平台承担,此仍促使卖家对宣称的原价向买家信守承诺、平台尽到监管主体责任的良方。“6·18”大促即到来,市场监管部门应对“先涨再降”的无良卖家依法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近年来,一些诸如骆驼奶、羊奶、植物奶的“小众奶”宣称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所谓骆驼奶、羊奶其实是混合奶粉,实际成分占比不大,营养价值和养生功能有限。
短评:对卖家宣称的“小众奶”,消费者只能知其“小众”,至于是不是好奶,甚至是不是奶,除了听卖家忽悠,就别无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向卖家索要相关产品质量证明,卖家是有义务提供的。如果卖家不提供,那么,对商品的质量只能存疑,不建议马上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新上市的所谓“小众”商品,应及时跟踪监督,防止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对于以“小众”为幌子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无良商家,应依法严惩,维护市场诚信环境。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男生在图书馆向一女生的饮料中投入异物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据当地警方通报,投放异物者为该校学生,投放物系其从网上购买的牛磺酸泡腾片。目前,警方正在对此案开展进一步调查。据悉,真正的牛磺酸泡腾片具有缓解疲劳、镇痛、解热等作用,并不是催情药物。而网上所卖的有些所谓牛磺酸泡腾片被电商宣传为“听话水”“女友饮料”“乖乖饮料”“给女孩偷偷喝的饮料”,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被国家列为精神管制药。
短评:作为违法犯罪工具的迷药能在网上公开售卖,暴露出的是执法监管不力。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应拔出萝卜带出泥,不仅要惩处投药的作案者,还应顺藤摸瓜,揪出制售迷药的奸商,令其承担法律责任,付出沉重代价。打掉生产窝点,阻断流通渠道,才能根除迷药祸患。对监管部门失职者,应严格追究责任,方可保证执法必严,让迷药制售者在法律面前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