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群言堂

写意

人间脞语

朱国平

朱大路先生在他的杂文《养生之法》中说,他偶有失眠,用一个自己想到的方法催眠,效果极好。这就是索性不急着睡,定向思考某个问题,并且担心自己睡着。结果,很快便酣然入梦。此招不仅有趣,也极有“科学”道理。生活中不是有“怕什么来什么”的恐慌吗?朱先生将计就计,遂得其所愿。其实,这个妙招之妙,在于放松自己,顺其自然。水在高处,顺势可引。风至窗前,不请自入。

读一长文:略说批判思维。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不同角度,论述了可能并且应该怎样看待某个热点事件。文中所言,虽俱为常识,然而在常识常常被人忽视的当下,阅读此类文章,不无裨益。正准备给他点一个赞,蓦然发现文后留有几句话:“此文较长,花了一周时间,求打赏。”我旋即取消了点赞的念头。窃以为为文一旦有了利益诉求,动机就大可质疑。譬如,冲着奖项设置要求撰写的各种“广告”文章,有多少写的是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打赏,是读者对所读文字发自内心的认同,是自愿给作者的犒劳与奖励,当然可以,但一定不应成为撰文者的目的或诉求。有赏可笑纳,求赏不足取。

某文友群,一位朋友正在拉票。朋友参加当地一个文旅公司发起的征文评奖活动,已经入围。他发了一个红包,请群中好友为他助力。此类操作,曾多有相遇,但因为拉票人和我不是太熟,我权当没有看见。今日拉票的朋友,因为和我关系较铁,我@了他一下,说:希望兄弟得奖,但不希望你拉票,即便得奖与否确由得票数决定,这票,一粘上“拉”字,这奖,还有多少意义?朋友发我一个害羞的表情,说:哥哥言之有理,我补充一句——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好,请投上您宝贵的一票。呵呵。

写杂文的人也就是一个写作者而已,一定不可以高深或思想独立自视或他视。杂文作为一种文体,和小说诗歌戏剧一样,文字只是媒介或道具,由文字所体现的各自的是非认知,境界高下,爱恨情仇,才是“这一个”和“那一个”的区别,是藏在文字背后的实质。喷泉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以杂文针砭时弊,可以入木三分,而以之护家看院,一样可以声色不露而锋芒毕见。

牛奶有益健康,但掺和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却吃出了许多“大头娃娃”。面包可以充饥活命,但用掺和了荧光增白剂的面粉做出的面包,食用后却能造成对人体内脏的伤害。所以,我总是懵懂于某些读书活动,总有不少成功人士或拥有话语权的精英者流,不谈书的品质与内容,一个劲儿地鼓吹读书之功,怂恿人们读读读。我不能说他们居心叵测,但说他们缺少社会责任,应该没有问题。开卷未必有益。有些书,启人智慧;有些书,越读越蠢。所以,读书固须勤勉,择书更宜谨慎。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好”字音不同,意须明。

换自来水净化器滤芯。师傅蹲着做事,我在一旁观望。他右臂上方一块刺青引起我的注意。问他:这刺青刺了多少年了?他答:十多年。又问:现在看到,感觉怎样?答:后悔死了,想去去不掉。他还补充了一句:大多数有刺青的人,事后都很后悔。我安慰他:还好,你这个图案不是太大。他抻抻右边的袖口,笑笑。师傅走后,我想起了我的一篇写刺青的旧文,末尾几句是这样的:人会在某种情绪的支配下做出某种决定,但当情绪改变,当初的决定难免随之动摇、需要调整,而有些决定,木已成舟。所以,做决定之前,一定得三思而行。

2024-10-18 朱国平 写意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97280.html 1 3 人间脞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