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爱屋及乌。在每个重组家庭中,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爱人能够爱屋及乌,善待自己与前夫或者前妻的孩子,从而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可是想要成为一个被孩子认可的后妈或者后爸,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谭梅(化名)曾经有过一段婚姻,她和前夫有一个女儿叫小米(化名)。双方离婚的时候,在谭梅一再坚持下,前夫才同意让小米由她抚养。离婚后,谭梅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女儿,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六年前,谭梅和小她5岁的吴斌(化名)重组家庭。两个人在同个单位上班,经常因为工作打交道,感觉彼此挺投缘,后来从同事变成了恋人。“当我们的恋情公之于众后,我就换了一个单位。”谭梅说,当两人决定要重组家庭时,受到了各方面的阻力。首先是小米,她担心妈妈再婚,就把自己抛弃了,甚至以绝食方式进行抗议。再者,吴斌的父母觉得谭梅的年纪比自己儿子大,还带个孩子,实在不是再婚的优选。所幸吴斌是蛮有主见的人,在他的坚持下,两人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吴斌也将小米视如己出,接送她上下学,带她去公园、去旅行。渐渐地,小米也开始接受了这位父亲。
2020年年初,谭梅和吴斌迎来了自己的宝宝。“我是高龄产妇,当初怀这个孩子十分不容易。”谭梅回忆,当时B超查出胎儿的心脏疑似有缺陷。一开始医生不建议她留下这个孩子。当时,吴斌也劝她放弃,但是谭梅觉得自己如果保不住孩子,再怀一个孩子的概率更渺茫,所以她跑了很多医院,寻找专家问诊保胎。幸运的是,孩子出生后一切健康,全家人欢欣不已。
儿子呱呱坠地,一家人的重心都放在了他身上。为了让小米得到更好的照护,谭梅和吴斌决定让她与外公外婆生活。此后,小米对吴斌的态度开始发生180度大转变。从她的口中,再也听不到“爸爸”两个字了。
或许是即将进入青春期,12岁的小米变得更加敏感。今年暑假,谭梅夫妇把她接回家。结果,吴斌发现小米开始“使坏”,故意在儿子的奶粉罐里加糖,但他并没有当面揭穿。思前想后好几天,吴斌最终还是把情况跟谭梅说了,没想到的是,其实谭梅早就发现了类似事情。
上周末,本来一家人计划出门旅行,因为谭梅的大学同学来义乌,需要谭梅和吴斌去机场接机,于是让两个孩子先待在家里,出门前千叮咛万嘱咐小米要照顾好弟弟。夫妻俩回到家里发现,小米躺在床上玩手机,弟弟则在客厅哇哇大哭。家长问小米怎么回事,她却一言不发。两人看了家里的监控才知道,儿子想去上厕所,结果一不小心从沙发上摔下来。因为这件事情,一直沉默不语的吴斌,更加坚定了要把小米送走的想法。
暑假马上结束,吴斌与谭梅商量,小米就快要上初中,按照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最好是送到寄宿制学校。对此,谭梅表示坚决反对。“无论女儿还是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小米目前这个状态,如果再不关注,恐怕会出事!”在谭梅看来,等儿子上小学了,到时候两个孩子都要留在自己身边。
吴斌坦言,如果谭梅一定坚持让两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无法想象日后会过成什么样,于是半开玩笑地对谭梅说:“实在不行,只好我搬出去过了。”对于吴斌试探性的话语,谭梅感到震惊的同时更觉伤感,一气之下回怼:“你如果不能接受小米,我在女儿和你之间,会选我女儿。”
◎记者手记>>>
谭梅与吴斌的故事,像是一杯掺了沙子的甜茶——既有生活的甜蜜,也不乏现实的苦涩。当婚姻涉及抚养从上一段婚姻带过来的孩子时,会给新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带来挑战。潜在的竞争、妒忌、冲突以及家庭内部与家庭之间的敌对情绪等等。
在这个重组家庭中,每个人都在努力适应新环境,而小米的变化尤为明显。从最初的抵触到逐渐接受吴斌,再到近期的“叛逆”行为,小米对弟弟和继父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她内心的不安与挣扎。这种情况下,父母双方都需要更多地理解和沟通,而非通过“搬出去”这样的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与孩子之间,开放而真诚的沟通永远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作为家长,应该尽量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即使情况不同,也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同等的爱护和支持。
在爱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沙砾,关键在于如何携手清除障碍,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