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驿站

开学季,谁在搅动家长的“焦虑”

心理专家: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

义乌二中新生军训

扫一扫 看新闻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我现在特别紧张,怕他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女儿下个月就要去国外读研了,我知道不应该把焦虑情绪带给孩子,但就是控制不住”……一般来说,“开学焦虑”往往发生在学生身上,近日,记者采访发现,有一部分家长也会因为开学而感到焦虑。

暑假余额不足,孩子还在调整状态适应新学期新生活,“卷妈卷爸”上线,看似用自己的方式全力陪伴孩子学习,实则在缓解自己的焦虑心情。针对家长的这种心理,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方向明。他表示,家长比孩子更应该自我调节“开学焦虑”。在通过合理的规划、积极的沟通、合理的目标设定以及营造积极的氛围等方式,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开学焦虑期之外,家长也需要通过认识并接纳焦虑、寻求支持倾诉、合理规划时间、培养积极心态等方式,实现自我调节焦虑情绪。

“起跑线”焦虑怎么解?

今年9月,晓娟(化名)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这个暑假,在媒体工作的晓娟没有放松过,从前倡导“快乐学习”的她,像变了一个人,“卷”得让人意外。

“我的小孩马上要读一年级了,我该为她做些什么?上小学以后什么能力对她最重要?以前我坚持不让孩子为学习累着,如今看到别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我的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在单位食堂里,晓娟总会情不自禁地向同事们倾诉自己的困惑与焦虑。她从未如此焦虑过,每当想起孩子,一连串的问题便像走马灯般在脑海中盘旋。

当听到同事们安慰说“小学一年级没什么大不了,还能放松一两年”时,晓娟会立刻紧张起来,反驳道:“一年级学得不扎实,到了二三年级以后要跟不上。学习成绩不好,再管就难了!”她的语气坚决,让在座的同事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渐渐地,同事们开始有意避开与晓娟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原来,晓娟的压力一部分来自自身,更多则是来自家人。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工作,爷爷奶奶周末会帮助照顾孩子,平时都是晓娟自己带孩子。“自从孩子快上小学,家人每天会问孩子的情况,那种感觉就像如果我没有管好孩子的学习,就是‘罪人’。”这种无形的压力下,也让晓娟倍感焦虑。

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晓娟开始提前教孩子学习一年级的内容,希望能在新学期到来之前打好基础。然而,这种做法并未如她所愿取得好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孩子的强烈抗拒。孩子开始表现出厌学情绪,每次提到学习,都会哭闹不止,这让晓娟更加不知所措。

孩子要出国留学 父母焦虑到失眠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开学季,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离开家,去上学,还有一些孩子远赴异国他乡,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家长们总会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有着各种焦虑和担心。

小金(化名)是一名即将出国留学的研究生。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她也即将踏上去往异国他乡的征程,开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面对新生活,小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憧憬:“希望能够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学业上,能够获得更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提升自己。”可与小金的积极心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父母则显得无比忧虑。这段时间,夫妻俩说起女儿要出国的事,就愁得睡不着觉。

“从小到大上学都是我接送她,很担心她是否能适应异国他乡的文化差异,是否能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下顺利交流,是否能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保持身心健康。”这些天,小金的父母辗转反侧。“我最担心的是她的安全问题,毕竟我们无法时刻陪在她身边。”小金的父亲坦言。他担心女儿在国外会遇到语言障碍,难以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否妥善处理。“还有就是健康方面的问题,毕竟一个人在外面,身体不适时没人照顾。”

其实,早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小金的妈妈就开始密切关注当地的安全动态和社会新闻。“我每天都会上网查一查当地情况,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小金也是为出国留学做好充足准备,制作攻略、带好必需品,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现状。小金的妈妈说,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知道她已经长大了,但作为父母,担忧之情总是难以释怀。

家长“用力过猛” 会把焦虑传给孩子

“我们希望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但不要过度关注。”我市某中学班主任斯敏(化名)拿出手机,只见上面有十几条未读信息,这些信息都来自同一位家长。

斯敏点开信息,里面的内容基本是关于孩子学业的问题。“暑假也保持这个发信息的频率吗?”面对记者的询问,斯敏无奈地说,“这位家长几乎每天都要发信息和我报备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时候也会和我交流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的话题。”她说。开学后,这位家长更是每天都要给她发十几条信息询问孩子的情况,比如孩子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考试测试成绩如何?和同学相处得是否融洽?孩子有没有早恋?在斯敏看来,其实家长的过度关注,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斯敏带的班级成绩每次都位居年级前列,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本身就比较大,为此学校也经常开展心理舒压主题沙龙活动,但这样的活动在部分家长看来,是在“浪费时间”。“开学初,我们会组织开家长会,有家长提出,学生来学校就是要专心上学,花里胡哨的活动应该少一点。”对于这样的说法,斯敏很苦恼,虽然初中阶段对于一个孩子的未来十分关键,但孩子不能只有学习,应该在学习的同时,拥有更多的机会开阔眼界、增长课外知识,同时还要有健康的心灵。“这些年,抑郁症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我们非常希望家长能够引起重视,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重视起来。”斯敏坦言,平时经常有学生向自己倾诉,说其实学校生活压力并不是特别大,反而自己非常害怕回家,一回家就要面对家长的“歇斯底里”,那种爱所带来的压力和窒息感,才是自己很难排解的。

咨询师观点

家长们的开学“必修课” 适度放手 相信孩子

方向明介绍,孩子开学,家长紧张、担心都是正常的,但不要过于焦虑。对开学有焦虑情绪,多发生在幼升小、小升初、出省或出国上学等高一个阶段的学生家长身上。对于家长来说,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多来源于对孩子校园生活的担忧,包括孩子的在校生活、学习状态、人际交往等方面。适当的焦虑并非一件坏事,做好应对策略,不让自己长时间陷入焦虑即可。如果家长焦虑问题较严重,应主动向老师或专业医生寻求指导,不应选择逃避。

那么,如何应对家长的开学焦虑呢?方向明建议可从4个方面入手缓解。

1.认识并接纳焦虑

家长需要认识到自己存在开学焦虑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分自责或逃避,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身心健康和亲子关系。面对开学,家长应做好精神和物质两手准备,在避免自己陷入焦虑紧张状态的同时,积极引导孩子保持轻松愉悦,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2.寻求支持与倾诉

家长可以与其他家长、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倾诉不仅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还能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和帮助。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家长交流活动,学习如何更好地应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3.学会放手、避免包办

在开学初始,家长不要一味追求学习成绩,使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从而产生抵触和恐惧的情绪,而是允许孩子有适应和转变的过程,家长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另一方面,家长们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适应好新生活新阶段,其实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和学校的新要求,学会放手、避免包办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4.关注自我成长

家长在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或兴趣小组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这样不仅能让自己更加充实和自信,也能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本版文字/供图: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实习生 叶毅和

2024-08-24 心理专家: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83536.html 1 3 开学季,谁在搅动家长的“焦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