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群言堂

伟哉孟子

刘吉同

题目缘于孟子很多不朽的言论至今仍让人感佩。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表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百姓相比,江山是次要的,君王更轻,而且这个顺序和轻重不能置换和减码,更不能颠倒。故才有孟子一系列的为民疾呼。他不厌其烦地告诫君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且反复向君王宣讲“仁者无敌”的道理。呼吁君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而对“撒向人间都是冤”的恶政则大加鞭挞,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统治者,是“率兽而食人”。

他对君王没有仰视,也不视为至高无上,更不号召唯君王马首是瞻。对臣工也没有俯视,更不视作奴才,强调君臣人格平等,不是猫鼠和主奴关系,而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关系。“君子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子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子视臣如土荠,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是对君臣关系最人性、最大胆、最深刻乃至最文明的论述,在思想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明末清初黄宗羲在《原君》和《原臣》中,继承和发扬了孟子的这一思想。孟子对臣还有更高的要求,“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直至为弑君正名。他视殷纣王是丧失了仁爱和道义的独夫,说武王伐纣不是什么弑君,而是诛杀独夫民贼。依此论,历史上合格的大臣大概只有西汉的霍光了,而不合格的恐怕如恒河沙数。孟子对君王尤其是暴君何以如此不客气?何以这般鼓励臣工“犯上作乱”?究其根因,还是他念兹在兹的“民为重”理念在内心的深度发酵。由此推论,历史上的那些皇帝和李林甫、蔡京、严嵩、曹振镛之流,尽管他们把孔孟挂在嘴上,但无疑都是孟子思想的背叛者。

孟子还道出了官吏爱民之心的源泉,不是来自忠君爱社稷,不是来自高官厚禄的奖励和诱惑,也不是来自道德说教,而是来自人之天性中的怜悯和善良,他把此叫作“不忍人之心”,且用比喻作了说明:如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个“怵惕、恻隐之心”即是“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进而他反复强调:人——更不要说官了——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种思想窃以为今天仍有普遍意义,不但官员选拔应考察其“不忍人之心”,而且一些职业比如医护、教师、城管,也应选择那些具有“不忍人之心”的人来做,这样全社会会大幅减少戾气,人性的光辉则处处闪现。当然,从根本上讲,还是应从提高全民的爱心和文明指数上下功夫。

他为士大夫也立下了精神标杆。“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一思想对士人影响很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源头正出自这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大丈夫精神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东汉末年的李固、杜乔、范滂等人,明末的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清末的谭嗣同、秋瑾和黄花岗烈士等革命党人,顶天立地,视死如归,气贯长虹,永垂不朽,令人高山仰止。这无疑都彰显着孟子之大丈夫精神,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也引来了一些帝王的嫉恨。洪武五年(1372)的一天,朱元璋在翻阅《孟子》时,不经意间读到了“民贵君轻”一章,还读到了“君子视臣如手足”这一段,勃然大怒,暗暗骂道:如此荒谬之言,哪像一个臣子说的话?如果他活在当下,岂可免我一刀?然而孟子已死去一千六百多年,怎么办?于是老朱下令将亚圣的牌位从文庙扔出去。现在看来,这是这个残暴皇帝颁给孟子的一枚大奖章。

2024-05-17 刘吉同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55010.html 1 3 伟哉孟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