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相对完备的区域经济。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出坚定不移地率先推进较为彻底的市场化取向改革,重塑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千方百计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行、一县一业且工商联动的块状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与时俱进建设有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举措,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等四个特色经验。
因此,实现了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及特色产业“三位一体”的综合集成,力戒了传统体制下“大而全”“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的弊端;形成“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兴一座城镇、富一地百姓”的良性循环。建设有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主攻方向,构建“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相向而行、有为有畏”的新型政商关系。
未来浙江经济的主体形态会如何?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应着重发展活力健康型民营经济。沿海和城市,应着重发展以网络数据为基础、智能应用为核心的(广义)数智经济(新实体经济)。山区和乡村,着重发展以绿水青山为基础、四生业态(生态农业+生态旅居业+生态加工业+生态知创业)为表征的(狭义)生态经济。
何谓职业教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本法所称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要提升人力资本,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六类教育”发展水平。基于已有特色产业的转型提升,建议引进相关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结合当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相关为其提供生产性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顺应发展趋势和当地新崛起的产业,提早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为全就业周期提供终身职业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