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好的爱情,能够唤起彼此最好的部分,把你变成更好的自己。陈铭(化名)和李宇航(化名)的爱情便是如此。
陈铭是土生土长的义乌女孩,今年27岁,因为长相清秀,家庭环境良好,单身的时候一直不乏追求者。不过,她深陷偶像剧不能自拔,对爱情充满幻想,导致她从小到大也没经历过几段感情,而且总是与男友矛盾重重。
4年前,陈铭交往了一年的男友,因忍受不了和她隔三岔五地争吵,便向她提出分手。“分手就分手!”要强的陈铭也没有挽留,幻想着男友会和之前一样在不久后向她低头认错,挽回这段感情。然而,她这次猜错了,男友不但好几个月没有联系她,反而在家人的安排下,多次和别人相亲,并且很快组建了家庭。
听闻前任男友已定好婚期的时候,陈铭终于认清现实,每日以泪洗面。家人见了担心不已,给她安排了一场相亲,希望能用新的感情抚平她心中的创伤。
李宇航就是陈铭的相亲对象,是家人眼中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但是李宇航其貌不扬,对于“颜控”的陈铭来说,最多只能当个朋友。因此那次相亲之后,陈铭也没把他放心上。李宇航对陈铭倒是很满意,不但没有气馁,反而向她发起猛烈的追求攻势,而且遭到拒绝后越挫越勇。
在李宇航的猛烈追求下,陈铭心里的防线逐渐松动,开始认真审视对方,温柔体贴、善良大方……身上有着很多优秀品质,与她心中理想的男友像极了,更重要的是,他还一直陪伴着自己,帮自己度过失恋后的那段煎熬时期,这让她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感。于是,在相识半年后,陈铭终于答应做李宇航的女朋友,开始了一段甜蜜时光。但在幸福背后,两人的矛盾也随之接踵而来。
陈铭是一名在编教师。在她看来,只有找到一份体制内稳定的工作,未来才有保障。所以她向在私企工作的李宇航提出了“三年之内进入体制内工作”的要求,并不断给他施加压力。这让李宇航感到“压力山大”,多次试图说服陈铭打消这个念头。他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不但轻松,而且收入不菲,并不比体制内的工作差,再说,他从小就惧怕考试。
“你帮我度过了人生最难熬的时刻,我就要帮你规划最光明的未来。既然我们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我们最好可以在同一个圈子里,没有共同话题的婚姻不稳固。”由于女友的坚持,李宇航只能点头答应。
定下目标后,李宇航开始备考。不过,此时已经是下半年,国考和省考都已结束,他想进入体制内工作,只剩下事业单位考试这一个机会,且备考时间只有1个多月,所以他和陈铭都将这次考试当成一次体验,并不抱有太多的希望。
每天下班后,李宇航在家上网课自学几个小时,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是让李宇航和陈铭都没想到的是,李宇航对手的成绩惨不忍睹,李宇航比第二名高出了十几分。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李宇航有些得意忘形,觉得没必要去线下报班培训,通过网课学习面试技巧足够了。然而,面试的时候,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李宇航惨遭“滑铁卢”,最后拿了一个很不理想的成绩,和陈铭预想的一样。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宇航的竞争对手只有第三名前来面试,最后李宇航以微弱的总分优势被录取了。
就这样,李宇航幸运地提前实现陈铭定下的目标,母亲也在亲戚朋友面前扬眉吐气。也是在这时,李宇航体会到了陈铭的良苦用心,但最终让他打心眼里佩服陈铭的还是在疫情暴发的时候。
因为疫情,李宇航前公司的业务一度“停摆”,他的前同事们不是离职,就是度过半年休假不拿工资的生活,都对他进入体制内工作羡慕不已。“我当初要是不听你的话,现在肯定也和我的前同事们一样,为生活发愁呢。”李宇航看着陈铭,主动向她许下承诺,表示还会继续准备参加省考,好好工作,干出一番事业,给她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手记>>>
采访完陈铭和李宇航的爱情故事,我最先想到的是舒婷笔下的《致橡树》:我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跟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了理想的爱情意象:并肩而站共担风雨,相互欣赏又各自独立。两个优秀的人站在一起,“你很好,我也不差,”这样的爱情,势均力敌、门当户对。
文中的陈铭就领悟到了这种爱情的真谛。在她的鼓舞下,男友激发出了最大的潜能,迸发出了耀眼的火花。他们彼此共同成长、互相进步。这就是美好的爱情,既能相互依偎,又能彼此独立。他们相处融洽、共同进步,否则差距太大的感情,弱势的一方会维系得很辛苦。男友李宇航知道陈铭是爱他的,便自然而然地和她朝同一个方向看去,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和她走同一条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他的努力,自然赢得了陈铭的芳心。哪个女孩会不喜欢疼爱自己且努力上进的男孩呢?
评价一种关系的好坏,要看关系中的两个人是否因为在一起而成为更好的自己。美好的关系应该是相互滋养、相互成全。好的爱情,不是占有和控制,而是用自己的言行成就你、造就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