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4月21日发布,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历时4年试点期后,将逐步转向常规化。国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适用于个人养老金制度,每年缴纳上限为12000元。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未来将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健全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新政解读关注“三大看点”
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温饱的第一支柱和依托雇主进行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不同,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主要定位于个人补充养老,即投资者为改善退休后生活水平,实现退休后的“美好生活”而自愿进行的养老储备和养老投资。在此次新政中,有三大亮点值得投资者关注。
第一,养老金投资可选产品大扩容。《意见》中指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以选购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
根据目前试点的税延型养老保险,可以让投资者在税前支付保费,未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明确账户制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也极有可能进入税收优惠名单,不过税收优惠的具体细则还待相关部门制定。
第二、参与试点范围扩大化。《意见》中指出,新政策适用的人群覆盖范围非常广,只要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缴纳个人养老金。结合实际,分步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将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高达10亿人,即我国大多数人可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覆盖面广,未来养老金规模空间可期。
第三、明确账户制和个人选择权。《意见》中指出,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指定或开立一个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个人养老金缴费、归集收益、支付和缴纳个人所得税,并自主选择投资于符合规定的养老投资标的。
一个账户买买买
专款专用小金库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每个人只能开立唯一一个账户。在这个账户里,投资者可以“一站式配齐”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省去了找产品的麻烦。等到要领取了,转移到社保卡就行。
另外,这个账户是“专款专用”的,不用担心和孩子教育、赡养父母、犒劳自己等混在一起花掉,并且是独属于你自己的养老小金库。
什么时候领取呢?基本上是以下3种情况:1)到退休年龄;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出国(境)定居。其他时间,账户都是封闭运作的,可以帮投资者“管住手”。
对于大家最好奇的税收优惠政策,《意见》明确了: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只要在账户里购买产品,优惠政策大概率能实现“全产品覆盖”。其实最核心的,就是“税延机制”的问题,也就是这个账户里的钱可以等到几十年后领取的时候才扣税。
举个例子,小A35岁,每月应税收入17000元,55岁才能退休。从现在开始,她每年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1.2万,20年后就累积了24万本金。这24万如果在自己手中,先不说会不会被稀里糊涂花掉,假设按照20%来征个人所得税,要缴4.8万。
如果这笔钱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只有最后领取时才缴税,大概率按照最低税率3%缴纳。中间不仅有17%(相当于4.08万元)的税省了,还在这20年中和本金一起不断钱生钱。只有优惠给力,大家才有足够的动力把钱存进去,毕竟晚交的税都能躺在账户里帮自己赚钱。
发力“第三支柱”
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养老已经是个世界性难题,如今各国的养老体系,都是在世界银行提出的“三大支柱”基础上建立的。
第一支柱是社保,特点是低保障、广覆盖,好处是按当地社平工资确定领取金额,所以一定程度抗通胀,但也仅仅是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通胀。再就是跟生命周期等长,毕竟是社会福利性质。
第二支柱是企业,也就是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养老的保障,方法常见的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团体商业养老险。
第三支柱就是个人养老,你自己为自己准备养老金,至于是储蓄,还是基金定投,还是买股票,还是买房子然后收租,还是买商业年金保险,总之你自己看着办,买卖自愿丰俭由人。
目前国家主要是靠第一支柱,也就是父母辈领的“退休金”。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后续的养老压力确实是很大。
未来月入1万的人,退休时5000元的基本养老金都不一定能拿到,远远不够体面养老。所以,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第三支柱”。而这次新发的《意见》,你可以理解为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顶层设计”。
长线资金稳投资
慢慢变富管住手
从投资方面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无疑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大量、稳定的长线资金。假设有1亿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平均每年存入1万元,那么会给市场带来万亿增量的资金。也就是说,股市里无疑会迎来大量源头活水。并且由于账户的特殊属性,大部分人会在退休时才能支取。就意味着这波活水,是长期稳定的钱。
不妨来看看,国外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数据。美国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在1974年推出的个人退休计划(IRAs,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
截至2021年6月,美国IRAs账户中余额达100万美元的账户数量超过了34万个。这意味着已经有34万人,靠着IRAs账户实现“退休财富自由”。
为了满足不同养老需求,IRAs还细分为了三种账户,并且和第二支柱账户401K的联动也很灵活。人们也可以自己选择投资组合管理计划。
四十多年的发展中,IRAs在资产配置上也有一些变化——
刚开始时,钱主要放在银行存款里;1990年后,基金(“共同基金”)、股票、债券等占比开始持续提升。
到现在,基金已经成了IRAs最重要的投资方向,其次是存款和保险产品,并且在基金里,股票基金等权益类基金的占比也越来越高。
这次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也被称为中国的IRAs。假如你每月存入个人养老账户1000元,选择的投资组合能实现8%的年化收益,那么到30年后退休时,你的账户会拥有150万元。
长期来看,权益类组合获得8%-12%的年化收益并非难事,只是很多人都在市场的震荡中提前下车了。
这个“存得下钱、管得住手”的个人养老账户,或许能成为我们“慢慢变富”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