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则父母对成年子女“啃老”能否说“不”的案例。最高法指出,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父母不再负有抚养义务。如果父母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向成年子女提供物质帮助,子女强行“啃老”,就侵害了父母的民事权利,父母有权拒绝。
短评:孩子如果不断奶,那就永远长不大。成年子女,本应反哺父母,却心安理得地“啃老”,这于情、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其实,“啃老”族的滋生、壮大,与父母的迁就是分不开的。如有可能,还是让成年子女自食其力吧。如果成年子女拒绝长大,父母不妨用法律帮助他们懂事,让他们明白,有劳动能力而无偿占有父母的财产,国法不容。而违法,是要付出代价的。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标有全国或本机构所在地区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以与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
短评:按照以往经验,有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医院要求患者做重复检查的借口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此次出台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互认标志统一为“HR”,也就是说,有“HR”标志的检查检验报告,在相应范围内的医院是应当互认的,而不是个别人想认定就认定,不想认定就不认定的。良药的作用在于疗效,政策的力量在于落实。要达到以《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保护患者利益的目的,离不开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督察,也离不开患者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医院执行这一办法的检查监督到位了,医院要求患者做重复检查检验的现象才会真正减少乃至绝迹。
近日,广场舞音响干扰器颇为热销,被称为“神器”。网上视频显示,有人持手电状的“神器”,朝广场舞人群一按,音响瞬间失灵。跳舞者调试无果,误认为音响坏了,只好陆续离开。据报道,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反广场舞神器”,价格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信号干扰广场舞音箱红外线接收器,以达到切换频道、放大放小音量、关机等干扰效果,使之不能正常工作。
短评:广场舞音响干扰器虽被称为神器,但使用这一所谓神器的行为却不神圣。因为使用它涉嫌违反《无线电管理条例》关于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的规定,面临被处罚的风险。如果不堪广场舞噪音之扰,经过自己或基层组织的相关沟通协调也不能解决问题,不如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切不可以违法以对违法,把本是合法诉求的有理事,办成违法的没理事。
交通运输部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将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督促主要网约车和道路货运新业态平台公司向社会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本平台抽成比例或会员费上限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在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每单抽成比例。
短评:一个新兴行业,只有其步入规范才算成熟。而价格、利润、利益分配透明化,则是规范的标志。网约车和道路货运业态平台行业经过了前几年的疯长,目前已暴露出车费涨价、平台与司机对抽成比例的认识差异等问题。这些都显示出这一行业的发展已处于十字路口:任由其持续无序状态,行业必然出现更多乱象;合理分配蛋糕,使乘客、司机、平台利益都得到公平体现,这才是这一行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牢固基础。新兴行业都有一个从粗放高速发展,到规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作为行业内中的一分子,主动适应这一过程,才能在这一行业愉快从业。乘客、司机、平台好比是鱼,而行业管理则是水。只有水好,鱼才欢。乘客、司机、平台共同创建、维护规范科学的行业规则,各方才能如鱼得水,一起成为行业受益者。
据极目新闻报道,安徽蚌埠先锋网发布了《蚌埠市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表》,其中怀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个职位要求“限安徽籍肢体残疾四级的残疾人报考”,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2月23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回应称,该要求是为了照顾残疾人就业,非“萝卜招聘”。
短评:公务员,既是一个谋生的工作岗位,也是公民通过工作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一个渠道。依法设立公务员准入条件,其实涉及对公民平等劳动就业权和管理社会、国家事务权利的尊重。除非岗位的工作特点有特殊要求,不应超出《公务法》的要求从学历、经历、外表等方面毫无科学与法律依据地随意抬高报名门槛,而应该给所有符合基本准入条件者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蚌埠市考试录用公务员,对一个岗位限定为残疾人报考,这当然是对残疾人的照顾,可谓用心良苦。但是,如果不限定为残疾人方可报考,而是让残疾人和其他符合条件者均可报考,其平等进步意义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