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这个词,从感情色彩上讲,究竟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的呢?
语言学家会说,作为一个词,“农民工”没有褒贬色彩,是中性的。
其实,对“农民工”感情色彩上的褒贬,使用者内心是清楚的,尤其是被称作农民工的人,对个中滋味,有着最真切的感受。这事不一定要听领导的,应该由农民工说了算。
近来,有人建议,“政府倡导各方媒体在宣传上,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让业者有尊严”。对此,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9月末答复:“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标中央主要媒体报道,我市虽不能要求本地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但也将结合深圳实际,引导新闻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并指导督促本地媒体加大对来深建设者宣传力度。”
看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不认为“农民工”是个敬称,提建议者认为“农民工”含有歧视性,政府部门则引导新闻媒体以另外的中性词代替“农民工”。
新词语的出现,往往反映着社会的变化。而要透彻地解释社会现象,就不得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找答案。所以,要辨析“农民工”,我们就不得不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联系其产生的社会条件进行分析。
农民进城务工,由来已久,但是,农民进城真正形成规模,促成“农民工”一词诞生,大概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这一群体被称为农民工。这次劳动力的大转移,与靠行政命令的“上山下乡”不同,是农民自谋生路自发的,也是顺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是符合经济规律的。然而,固有的生产关系与法律法规等社会管理制度,以及人们以“一大二公”为“正统”的思想观念,都没有准备好给农民工这支新兴的建设力量以应有的尊重。于是,农民工的薪酬成了问题,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成了问题,农民工的衣食住行成了问题,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成了问题,农民工的子女上学成了问题……向社会奉献着青春、汗水、智慧的农民工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尚待完善的生产关系、管理制度以及陈旧观念,逼成了弱势群体,可谓忍辱负重。
“农民工”这个词,其实浓缩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所概括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农民工”不是一个联合词组,而是一个偏正词组。“农民”与“工”不是平等并列关系。“工”字之前加以“农民”二字,限定“工”的身份,说明此工人来自农村,身份是农民。至于“工”字,则说明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而非脑力劳动。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状况落后于城市,农民受教育程度、消费能力等普遍来讲也低于市民。从事体力劳动的“工”,比脑力工作者也更辛苦。所以,“农民工”这个词确实包含着一定的歧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经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缩小,社会越来越平等地对待不同的劳动者,“农民工”这个词的歧视色彩逐渐淡化。有人建议新闻媒体不再使用“农民工”这个词,反映出农民工在整个生产关系中地位的提升。
农民工因中国生产力的解放而产生,为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而努力。农民工群体的种种之苦,皆源自制度的缺陷与社会观念的陈腐。农民工社会地位的提升,是闯出来的,干出来的,映射着中国社会公平公正的进步。没有农民工,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成果。
新闻媒体用不用“农民工”这个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伟大的逐梦路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奋斗中,农民工已经赢得越来越多的理解与尊重,正在实现华丽的转身!
在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发自内心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
在本文收尾之际,光洲敲击键盘,向改革开放的建设者,郑重地打出 “农民工您好”!
(如考试中遇到判断“农民工”词性,请以老师所讲或课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