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从“受助人” 到“援助者”

“亲青帮”志愿者助“小静”解心结返校园

“亲青帮”志愿者送书鼓励小静(右)。

▢ 全媒体记者 陈健贤 文/摄

“非常感谢志愿者们一年多来的陪伴,现在我已经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我想成为一名军人,报效祖国,回报社会。”9月11日上午,曾经想轻生的孩子小静(化名)来到“亲青帮”工作室,向帮助过她的志愿者表示感谢,也想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有相似经历的孩子,鼓励他们走出困境。

“阿姨,救救我!”

去年8月11日,城市有爱志愿者贾春梅收到一条求救信息:“阿姨,救救我!”发送这条信息的正是小静。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想要轻生了。在最后关头,小静抱着一丝希望,把信息发给了贾春梅,没想到马上就有回应。

“小静本来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小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里的副班长,直到父母离异,她才开始变得不爱说话,没心思学习,长时间无法与父母沟通。”城市有爱公益协会负责人郑坚明说,“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小静做出了轻生的举动,前两次都被救下了,还被送进医院治疗,但她并没有打消轻生的念头,到了第三次轻生时,她联系上了我们的志愿者。”

“亲青帮”工作室成了小静的“救命稻草”。“当时我心里很矛盾,想一死了之,但又希望有人拉我一把。”回想起往事,小静充满了对志愿者的感恩之情,她说,自从那以后,志愿者就隔三岔五地来开导她,慢慢地让她看到生活的希望。

“这个时期的孩子多数处于叛逆期,不能一味地说教,否则只能把他们越推越远。”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郑奕仙告诉记者,“我们要先同频感受他们的处境,再去处理他们的情绪、卸载他们压力,最后引导他们看到希望。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陪伴和沟通。”

“我可以走出来,你也可以!”

在开导小静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用了一招,那就是让小静成为志愿者。“有一些孩子也和小静一样,因为家庭变故而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加以开导。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排斥我们的志愿者,更愿意接近同龄人,正因为这样,小静成了我们的‘助手’。”郑坚明说,她跟着志愿者去家访,加强与其他孩子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情绪也得到疏导。

久而久之,小静放弃了轻生念头,对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甚至开始关心周围与自己有相同境遇的学生。“我通过朋友了解到,正在读高一的小谢患有抑郁症,我就带着他一起来到‘亲青帮’,让专业的志愿者来帮助他。”小静说,“我鼓励小谢,‘我可以走出来,你也可以的’。”短短一年多时间,小静在救助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了6名跟她有相似境遇的学生,如今还跟他们保持着联系,互相鼓励。

休学两年的小静,有了回归校园的想法。今年9月,在志愿者帮助下,小静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她说:“我的梦想是成为军人,现在我要努力准备高考,一步一步实现梦想。”

“改变这些孩子,需家长共同努力!”

在团市委指导下,城市有爱成立了“亲青帮”工作室,主要负责开展权益维护、纠纷调解、心理咨询、成长陪护等青少年关爱工作,也是我市青少年权益维护、法治宣教的一个重要平台。去年8月,“亲青帮”工作室入驻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维权平台,打通服务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

工作室工作人员会根据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登记来访者的详细情况,再给予相应的资源支持或指导,对有特殊情况的个案会进行建档,实行“一人一档”,并持续跟踪。目前该工作室已调解、帮扶各类案例125起,其中有17起特殊案例。郑坚明介绍,因青少年儿童属特殊群体,存在不了解工作室、不方便来工作室等问题,工作室会主动对接,志愿者们则经常深入各类困境留守、残障等特殊青少年儿童家庭,开展定期上门帮扶,还开通24小时情感热线(电话85012355)。孩子们心里有什么委屈和不开心的事,可随时打热线电话,向“知心姐姐”“知心妈妈”倾诉。

“我们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发现,大部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是受家庭影响。因此改变这些孩子的状况,需要家长一起努力!”在此,郑奕仙呼吁,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最好一同前往该工作室咨询。

2021-09-14 “亲青帮”志愿者助“小静”解心结返校园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56160.html 1 3 从“受助人” 到“援助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