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名家

◆东敲西击

从学子弦歌到人民号角

俞 可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这是八十年前神州大地的真实写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这是八十年前中国人民冲向战场的嘹亮军乐?不,这是八十年前芬芳桃李迈出校门的壮志誓言,名曰《毕业歌》。

电通影片公司出品首部影片《桃李劫》主题曲《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该片堪称我国第一部将声音作为艺术手段创作的有声影片。1933年9月,上海蒲石路(今长乐路)一条弄堂,留美学子司徒逸民、龚毓珂和马德建成立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以经营自主研发的“三友式”有声电影录音放音设备为主。该项发明曾荣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嘉奖,并获得国民政府一万元奖金。

1930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电影检查法》;翌年2月3日,行政院印发《电影检查法施行规则》和《电影检查委员会组织规程》;3月2日,国民党设立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当年的《影戏年鉴》谓影坛“风云险恶也”。

就此,1933年3月,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设立电影小组,由夏衍担任组长。遵照中央指示,成员司徒慧敏希望堂弟司徒逸民的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能服务于左翼电影事业。翌年春,该公司改组为电通影片公司,确立“无以为宝,惟人和以为宝”的宗旨,并执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新行动纲领》,“吸收进步的演员与技术人才,以为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基础”。马德建任经理,司徒慧敏任摄影场主任,夏衍、田汉则主持电影创作,陈波儿、唐槐秋、吴印咸等一大批左翼文艺工作者加盟。电通由此成为首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由左翼影人主持的影业。

改组后的电通随即迁往荆州路405号(岭南中学旧址),将该校室内篮球场改建成生产有声影片的隔音摄影棚。电通迁址后出品的首部影片即为《风云儿女》,以田汉创作的原始手稿《凤凰涅槃图》为蓝本。

《风云儿女》孕育之际,乌云却密布影坛。电影检查委员会强制要求各影业公司绝对不得采用田汉、夏衍、许幸之等“赤色作家”所编剧本,并须迅即解除其雇佣合同。上海市社会局呈报市长的《抄共党在电影界活动情况》所列16人“左倾电影从业员”名单,电通占半,并称其为“绝非若艺华之铲共队名义轻易动摇之者”。电通俨然一座当局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赤色大本营”。

狱中的田汉毅然为《风云儿女》主题歌作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歌词激荡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他之前创作的《毕业歌》一脉相承。《毕业歌》首句即为“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歌词亦展现“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之铮铮傲骨。因聂耳为之谱写的乐曲暂名《进行曲》,这首主题歌最终便定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在电通摄影棚,聂耳率业余歌咏队,周周排练,但歌咏队的合唱仍浑厚不足。于是,电通各剧组成员,从导演到演员甚而剧务人员,纷纷加盟,遂唱响一曲磅礴之音,且绝非绕梁三日,实则穿越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继而弥漫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直抵新时代。

毕业歌,学子之一堂弦歌;进行曲,人民之举国号角。“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之警钟仍须长鸣。故而,电通虽仅存三年,且拍片四部,田汉与聂耳之珠联璧合却使之永生。

上周,作为新增红色地标,电通公司遗址(《义勇军进行曲》纪念地)标识在荆州路昆明路路口绿地挂牌,与周边的国歌展示馆与国歌纪念广场浑然一体。设置这座可引吭高歌的红色地标,其意义即潜隐于《毕业歌》结语:

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2021-05-27 俞 可 ◆东敲西击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21467.html 1 3 从学子弦歌到人民号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