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名家

◆世说新语

牛年说牛

贾献文

我的老家稽亭塘,村子东南北环绕着低矮的小山坡,西边有一口几百亩水面的大塘。地处南方,村里没有驴、马,但有牛、羊、猪、鸡、鸭,从小就听惯了雄鸡高昂的啼鸣声和低沉的牛哞声。

说起牛,我对它还真有一种亲切感,当年在公社当社员的日子里,与牛有过亲密的接触,每当春耕夏种,牛发挥着人力不可替代的作用,铁犁翻起滚滚泥浪,铁耙将水田拖耙平整,这都是牛之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只有地主富户才拥有牛,公社化后,每个生产队里都有一至三头水牛或黄牛,社员们都把牛看成宝贝,牛担负着犁田耙地的繁重劳动,生产队里若缺牛那是寸步难行的。

老黄牛和大水牛,都是那样默默无声地劳作着,偶尔才会仰头长鸣一声,那牛哞声低沉而雄浑,给村子增添了无限生机。无论黄牛还是水牛,都是憨态可掬,任人驾驭。春耕秋种,它们出尽牛力,而索取的仅仅是几把干稻草。村子周边没有草地供牛进食,大多都是由人喂以稻草。担任喂牛任务的大多是老翁老媪,他们抓一束干稻草往牛嘴巴里塞,牛就会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尾巴拍打着爬到牛身上吸血的牛虻。

牧牛,一般是由儿童、少年担负的一项工作。因村子周边没有草地供牛食用鲜草,牧童们就将牛牵到较远的山坡上去放牧。这个时候,牧童们有时牵着牛,有时骑在牛背上,手持杨柳枝当作马鞭,把牛当作战马,十分威风,又十分惬意,惹得没有放牧资格的少年儿童们羡慕不已。

大热天,黄牛被牛绳拴在树干上卧在树荫下休息,一边反刍着吃下去的稻草,一边扇动耳朵和拍打尾巴驱赶着苍蝇、牛虻。这个时候,水牛多了一份惬意,它们可以躺在水塘里享受清凉,将整个身子浸在水里,仅露出一个头,得意地不停打着响鼻或从嘴里喷出一股水。

牛是为人出力最多的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它们的温顺是出了名的。不过有时也会发牛脾气,发起牛脾气来谁也奈何不了它,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我只看到过一次。不知为什么,一头大水牛挣脱犁田手对它的控制,竖起尾巴满田畈奔跑,惊得落在田上觅食的鸟雀慌乱地飞向空中。有的牛也很彪悍,会互相打斗,如两牛打斗斗红了眼,人们用木棍敲打也打不散。

要说牛打架,莫过于闻名遐迩的“金华斗牛”。“金华斗牛”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清末民初。“金华斗牛”那场面十分壮观,牛尚未开斗前,鞭炮齐鸣、铜锣开道,上场打斗的牛披红挂绿,牛背上拖着“帅”字旗。牛打斗的场地是经过精心选定的,水田四周要有小山坡,便于四里八乡来观斗牛的乡民站立。两牛相斗,水花四溅、泥浪翻滚,场面惊险而刺激。

由于牛与人长期亲密相处,诗人画家也十分钟情于咏牛画牛,留存于世的画牛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历代咏牛佳诗也数不胜数。

说起牛画,尤以唐代韩滉《五牛图》最为出名。《五牛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牛画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而南宋存世的画牛之作最多,画家名字可以列出一大串,如李画、李唐、毛益、夏圭、李迪等。

咏牛诗,也是俯拾皆是,如唐代元结的《将牛何处去》,诗云:“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北宋梅尧臣的《耕牛》,诗云:“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而更为出彩的咏牛诗,我认为是现代人所写,如臧克家就写下这样精彩的句子:“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鲁迅更是写出振聋发聩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牛年说牛,真是说不完道不尽,但愿牛年人健如牛,江山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牛气冲天!

2021-03-04 贾献文 ◆世说新语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97136.html 1 3 牛年说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