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

读佳作 诗词之中品“元宵”

据说,元宵节早在西汉就有,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之后,这一天便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上下数千年,华夏文化源远流长。通过翻读一些古今佳作,从中可以发现和回溯元宵佳节的相关演变历程,我们也能从中重拾那些久远的传统文化与记忆。

据记载,西汉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朝之后,元宵节有了“元夕”“元夜”的说法;唐代又有“上元”之称,唐末偶称元宵。除了称谓的更迭外,元宵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其中,以逛灯市、观灯会为主的活动备受推崇,从隋朝的九层灯轮,到唐朝的灯楼,再有元代的花灯树、明代的动物花灯和鳌山灯,这些充分代表了那个朝代独有的一道“元宵风景”。

这样的良辰美景,历代文人墨客岂可辜负。在唐朝,当灯会、灯市逐渐成为人们社交娱乐的场所时,即使平日鲜少出闺阁的女子也能够点香画眉,幽会心上人。于是,被激发了灵感的辛弃疾留下了传颂至今的佳作——“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透过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的上半篇,我们仿佛看到两位有情人在元宵节幽会,花前月下缱绻的爱恋,美好的约定你侬我侬。回忆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后半篇笔锋一转,月色依旧美好,花灯依旧璀璨,而佳人已难觅踪影,物是人非事事休。

除了观灯外,在一些有关元宵的诗句中还能看出另外一项庆祝方式——放焰火。“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在物资相对匮乏、休闲方式相对单一的古代,当灿烂的焰火飞向空中,再如星雨般瞬间散落下来,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叹为观止。

寄情明月星辰的这些名词佳句穿越时间长河,以其凝练隽永给后人带来浪漫和感动的体验。其实,诗词的妙处不仅在于其本身承载着的那些时代气息,还在于它可以将中华民族文化雅俗共赏的趣味与美感传递出来。

2021-02-2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94996.html 1 3 读佳作 诗词之中品“元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