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

话习俗 千年文化忆“元宵”

按照中国民间传统,在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下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赏花灯

《史记·乐书》提到,“汉家祭祀太一,以昏时祀到明。”据记载,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据说,放灯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元宵节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青年男女以此作为寻觅伴侣的良机。唐代诗人崔液有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到了宋代,元宵灯会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上都有所超越,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明代又有一定的发展,才子唐伯虎曾感言:“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舞龙灯

相关资料显示,舞龙灯,或者说龙舞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传说黄帝时期,名为《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古人崇尚龙,在他们心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农民希望得到龙的庇佑,因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之意。

由古至今,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据说,常见的有火龙、草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或13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达百余条,队伍长达数里长,每条龙灯还伴有锣鼓声,颇为壮观。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据说,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富有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人们欢迎。如今,由于花灯的制作费时费力,谜语多是写在悬挂的纸条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新的一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

■吃元宵(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汤圆)是一个重要习俗,人们更多的是取其幸福团圆的祥瑞之意。据说,这习俗在宋朝时就颇为盛行,最早元宵叫“浮圆子”,后称“元宵”,也有生意人称之为“元宝”。

时至今日,国内大部分地区依旧沿袭“元宵节吃元宵”的传统习俗依旧,只不过名称和做法有一定的南北差异。比如,北方叫它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汤圆,还有叫汤团、圆子的,叫法不同,一些制作方法也会有不同。

当然,无论元宵还是汤圆,无论芝麻馅还是酸菜肉馅,都寄托着人们对于国泰民安、举家团圆的美好期盼。

2021-02-2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94997.html 1 3 话习俗 千年文化忆“元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