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群言堂

⦾聊 天

我的隐私我做主

陈鲁民

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一幅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不朽名作,也是不可多得的无价国宝,但其创作动因却不大光彩,源于一次皇帝对大臣隐私的窥探。

南唐李煜继位以后,疑神疑鬼,对前朝重臣韩熙载很不放心,想知道他平时都在忙些什么,和谁交往,有什么隐私。就派顾闳中、周文矩、高太冲潜入韩熙载的府第,偷窥其饮酒作乐的夜生活。回来后三人各自汇报,画家顾闳中仅凭目识心记,绘成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记录了韩熙载听乐女弹奏琵琶、欣赏歌舞、休息、欣赏乐女吹奏、和宾客与乐女调笑。李煜看完这幅图之后,对韩熙载放松了警惕,这不过是个酒色之徒,让其逃过一死——其实,韩熙载知道有皇帝派的特务偷窥,故意做给他看的。

关心大臣隐私,几乎是所有皇帝的癖好。西汉大臣张敞的妻子幼时受伤,眉毛有点毛病,他就经常在家给妻子画眉。汉宣帝打听到这一隐私后,问张敞有没有此事,张敞就一口顶了回去:“我听说闺房之内,夫妇之间亲昵的事,有比描画眉毛还过分的。”把汉宣帝顶得哑口无言,虽无法因此治罪,却从此不再重用他。张敞大概是历史上唯一敢于捍卫隐私,抵制皇帝窥视的臣子。

说到偷窥大臣隐私的,最热衷者莫过于朱元璋。他雄猜多疑,往往会突然问大臣,昨晚和谁一起喝酒,都点的什么菜,席间都说了什么话,甚至于还会问在哪个小妾处过夜这种变态问题。若是答的和他掌握的情报有所差别,就会立刻翻脸不认人。在没有录音机、摄像头监控和大数据时代,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令人惊叹。他其实就是要向大臣们表明,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控之下,如果不老实,随时拿你开刀。后世令人深恶痛绝的特务横行,告密机制,就是从他的锦衣卫开始盛行。

大臣隐私尚且如此得不到应有保护,每天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老百姓的隐私就更不必说了。而一个人如果失去隐私,一切都变得透明,就好像裸体站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日子就真的没法过了,而这正是那些家天下的封建皇帝们竭力希望达到的效果。他们倒是安全了,放心了,能睡个好觉了,可一言一行大事小情都被他们密切监视的人还能安然入眠吗?

还真得庆幸,多亏朱元璋、雍正皇帝、李后主们早生了几百年,没有掌握今天的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才保留了人们的些许隐私,有了狭小的私密空间,能悄悄说几句不合时宜的话,能做点不那么能登大雅之堂的俗事,能有一点不受人控制的自由,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保有一定隐私空间,不被人窥视、干预,是一个人的天赋权利,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秩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晴雨表。这要靠严肃的法律与制度,靠社会舆论的引导,也要靠我们的共同抗争,向一切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开战。在现代社会,权力运行、政府行为、政策法令都要透明,个人隐私却不能透明,每个个体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或曰百姓隐私不值钱,无非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婆婆妈妈,男欢女爱,但事关尊严和脸面,在我们心里同样重如千钧。

当然,也有个别演艺明星、网红,故意暴露自己的隐私,以吸引眼球,提高知名度,挣点击量,那又另当别论,是他的自由,虽有效却无耻,让人瞧不起。

最后再说一句狠话,宁愿不要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也不希望偷窥隐私之风盛行于世。

2020-11-20 陈鲁民 ⦾聊 天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60672.html 1 3 我的隐私我做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