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绣湖

◆笔走万象

梅雨季的味道

鲁邹

出梅了,长达50天的梅雨季终于被时令甩在了身后。

梅雨季,潮湿闷热,令人生厌,但我觉得它独有的一些味道还是值得回味。

酸酸甜甜,是梅雨时节江南的味道;湿湿漉漉,是梅雨时节江南的感觉。梅雨缠缠绵绵,杨梅爽爽嫩嫩,想说爱你不容易……只不过,那酒红或粉红色的杨梅酒,香艳的味道,却是我喜欢的杯中物。

酸甜,这是梅雨季的味道。

梅雨、杨梅、杨梅酒,这是此季必须作的文。没有杨梅的夏日,真的好像就没有了江南的梅雨季呵;当然,没有梅雨季,也就没有了江南的独特印象。

对杨梅的最高评价,不是甜,不是水多,而是鲜。杨梅的果肉没有果皮包裹,易招惹果蝇幼虫,娇贵怕碰撞,导致其不易保存也难以保鲜,经不起时间的蹉跎,摘下来几小时就会变味。看来美好的事物是有保鲜期的,总是等不起;看来美好的事情是需要呵护的,总是经不起摧残。

是的,想要吃到最新鲜的原汁原味的杨梅,最好是提上篮子去杨梅树下摘,现摘现吃,这里也含着劳动收获的乐趣。在梅雨季的潮湿闷热中,采摘是件辛苦的事儿,只有把自己亲手摘下的杨梅送入口中,才更会品尝到她直抵心底的酸爽味道。其实,想想看,好多事情只有亲自去做,才有情趣!才有味道!这亲手采摘杨梅的感觉,是你买不到的快乐。

某日闲暇时,三五人寻处梅园采杨梅。说说笑笑中,嘴里吃着,手中摘着,篮篮杨梅摘满后,寻一农家乐,点上几道用刚刚采摘的杨梅制作的杨梅糕、梅汁仔排、青椒杨梅、杨梅豆腐、杨梅美白汤等菜肴,来上一杯酒红色杨梅酒或杨梅汁或杨梅奶昔,是此季最美的事。

醉人的杨梅也销魂。此时,似有市井小唱一阙乱词从梅林曼妙飘来:江南佳人采朱红,暗香软语情绵绵。杨梅酒,美人腮,此酒最解相思愁。相思愁,相思浓浓满一杯……细数杨梅有几颗?唯取一颗种心头,天涯何处再逢君?

当然,此时你也要忍住梅雨天的折磨。这令人生厌的梅雨天,谁身在其中谁知道。酸酸甜甜的杨梅好味道,总是要用梅雨天“霉”的代价换来。

湿霉,这是梅雨季的味道。

梅雨季,江南特有的风景。每年六七月份,或早或晚,正是杨梅成熟时期,这时江南入梅了。入梅后,仿佛人的心情也“入霉”了。没有到江南常住之前,对江南夏日烟雨朦胧的印象,只停留在诗文中,满满都是情调,满满都是美妙。

久住之后,这些美好愈来愈如梅雨时节雨蒙蒙而心蒙蒙了。江南初夏的梅雨季和春节期间的阴冷季,冷的时候刺骨入心,热的时候桑拿蒸笼,怡人的春秋季节还没来得及熟悉就已远去。进入梅雨季,江南一带几乎天天下雨,一会儿阴雨绵绵,一会儿倾盆大雨。不下雨的时候,闷热潮湿,身上湿漉漉的。今年的梅雨季好像更长些,天天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空气湿润黏腻,到处都是潮潮的,连人身上都是黏黏的。在这梅雨季,一天冲澡三五回是很平常的事,什么东西都发霉,吃点青菜都能隐隐感觉到一股发霉的味道。

梅雨,对江南人来说,感情应该是复杂的吧。不喜这潮湿霉味的感觉,但却期待梅雨带来的丝丝清凉,朦胧而甜醇,氤氲而馨香。相比于江南的雨,故乡的夏雨显得酣畅淋漓些,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噼里啪啦下半个小时,就雨过天晴,似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杨梅酒,这是梅雨季的味道。

杨梅酒是江南最接地气的私房酒。杨梅成熟季节,正赶上梅雨季,原本酸甜的杨梅遭遇过多的雨水后口感影响很大,也很容易烂在树上和掉在地里。或是梅农们无可奈何的选择,或是为了更好地享用杨梅,把夏天保存在这瓶杨梅酒里,是梅雨时节江南人家喜欢做的事。

杨梅酒一般由杨梅、白酒和冰糖按一定比例制作而成。而我是不愿意加上冰糖的,感觉如此多了甜腻、少了纯香,这是不同饮食习惯使然吧。泡制杨梅酒的白酒,最好选用清香型或米香型白酒,尽量不要选择浓香型或者酱香型的白酒,因为香味太浓郁的白酒,会把杨梅的香味掩盖住了。

饮用杨梅酒时,适当的冰镇或者加入冰块,口感会更清爽,如此可以品味原汁原味杨梅酒“鲜”的味道。

杨梅酒、梅雨季、杨梅,品味梅雨季的味道,手端香艳如红粉佳人般美艳绝伦的杨梅酒,情如雨烟。忽想起在故乡与友人欢聚时,那句常用的劝酒语:“喝的是酒吗,喝的是情。”

此时,室外已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了:“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2020-07-27 鲁邹 ◆笔走万象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2014.html 1 3 梅雨季的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