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

我们毕业啦

我市首届特殊教育职高毕业生即将步入岗位

学生的手工作品。

学生展示烘焙技能。

学校与福利企业协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文/图

6月24日,一场特别的就业推介会在我市星光实验学校举行。这场推介会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熙熙攘攘,其主角只有8名,均为我市首届特殊教育职业高中毕业生。

当天,宾王扑克有限公司、华川集团、龙祥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相关负责人来到推介会现场,为学校的8名毕业生带来了车间普工、后勤保洁等多种岗位选择。负责人纷纷表示,现场看到同学们展示保洁车驾驶、烘焙、手工制作等技能后,对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质更多了一份信心,并愿意以后开放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学校特殊学生,让他们能找到自身价值,最终实现残健融合、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双赢局面。“能感觉到学校的培养非常系统和全面,我们招到人后,用工也能更加放心。”华川集团招工负责人蒋少云说。

据悉,义乌市星光实验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全市残疾儿童、青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工作。2017年9月,在市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星光实验学校开办首届职业高中班,意味着特殊教育年限从9年推进到了12年。今年,学校职业高中首届8名学生完成了3年的学习,即将进入社会,并用自己所学技能服务社会。

“我想找一份开保洁车的工作,然后好好上班。”毕业生小进(化名)笑着说,脸上带着些许羞涩。校长俞巧龙介绍:“我们的最低培养目标是让孩子都能成为好照顾的人,减轻家庭的压力;最高培养目标是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轻社会的压力。”为了尽可能地实现最高目标,学校打造了学生从就学到就业的一条龙服务。

记者了解到,开班3年来,学校除了对学生做饭、打扫、使用现代化工具等基本生活技能进行教育和培养外,还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发展情况,开设了面点、家政、保洁等职业教育专业,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学生毕业前夕,学校就与企业进行过多次沟通和对接,将毕业生的情况向企业进行了介绍,举办此次就业推介会,主要是给家长和福利企业、残联提供交流的机会,结合家长和孩子的意愿,最终达到成功就业的目的。

家长刘先生表示,自己已在现场与离家近的两家企业进行了沟通,最终会选择更方便的一家送孩子去上班。“通过在校3年的学习,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生活能够自理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刘先生也直言自己有些忐忑,“孩子毕竟与常人有所不同,现在要走向社会去工作了,我们家长的心情总归是复杂的,不知道他究竟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岗位。”考虑到家长的担忧,学校特别增加3个月的跟踪随访服务时间,用以考察毕业生在企工作情况,俞巧龙说:“孩子进入企业后毕竟与在学校不同,需要一个角色转换的适应过程。学校愿意充当校园和社会的润滑剂,跟进做好服务,让孩子们都能在企业中安定下来,这也是对企业给予我们帮助的感谢和回馈。”

推介会现场,星光实验学校还与福利企业协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由企业为特殊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学校则在学生入学之初便与企业进行对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的定向培养,使学生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特定岗位的需求,尽可能缩短或消除初就业的磨合期,为学生实现成功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2020-06-29 我市首届特殊教育职高毕业生即将步入岗位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959.html 1 3 我们毕业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