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来临,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想和水亲近,但总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去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容易因为意外发生溺水事故。如何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掌握防溺水知识必不可少。连日来,我市各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凝心聚力,组织开展了多场防溺水应急演练,还将一堂堂防溺水知识课送进企业、学校,共同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应急演练 拉响防溺水“警报”
6月24日上午,市公安局举行警务技能实战演练暨夏季治安防控“百日攻坚战”启动仪式,仪式上开展了一系列实战演练,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参与其中,为大家展示了水上救援力量;前不久,金华市智慧平安校园建设现场会暨防溺水工作部署会也在义乌举行,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及义乌市红十字志愿者队共同参与水上救援、水上自救和心肺复苏术等应急演练……
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会长方为成告诉记者:“每年协会都会参与这类应急演练,今年入夏以来,已经参与了4场大型应急演练。在提高水上救援实战能力的同时,通过一场场紧张的实战演练,为大家拉响‘警报’,展示防溺水知识技能,做好防溺水宣传。”
为做好今年的防溺水工作,我市除了开展应急演练外,市平安办、教育局、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还开展了防溺水150天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中,公安、水务、行政执法等部门以及水库、池塘等水域权属主体,建立健全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关爱的联防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各镇街组织村(居)联防队、护村队及志愿者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开展巡查;水域安全监管纳入“党建+单元”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对水域所辖周边设置防范措施并设立警示标识和提示语;推进“可拆装式游泳池”建设,目前各镇街均已设立游泳场所;全面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各学校纷纷在暑假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和家访,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接下来,市平安办将牵头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努力争取学生事故的零发生。
防溺水知识技能送进校园
“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遇到有人溺水该怎么做。”“我学会判断哪些地方不是安全水域,我们不能去。”6月24日上午,稠城第一小学教育集团邀请了市红十字志愿者队,在安全体验教室举行了一场防溺水安全知识培训,以此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帮助广大学生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培训中,市红十字志愿者队队长程青梅列举了近期发生的几起溺水案例,警示学生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同学们还亲身体验了如何用身边的饮料瓶、绳子、木棍等简单器具及时对落水同伴进行救援。
“为了减少学生溺水事故,每年各学校都会在暑假前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召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等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纪录片、学习游泳和防溺水等相关知识。同时,各学校组织老师参加急救知识技能培训考取急救员证。”程青梅告诉记者,“从2009年起,我们一直坚持做好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防溺水知识技能就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尤其是由市红十字会开展的‘急救花开进校园’系列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每年都有近万名学生及家长学习急救知识。”
“暑期夏令营”让更多人学会急救
暑假是各类溺水事件的高发期。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消息,数据显示,导致我国1至14岁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溺水!为了让更多的人学到正确的急救知识,几年来,程青梅和志愿者们经常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地开展宣传活动,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每年举办上百场讲座,程青梅说,如今大家对急救知识和技能越来越重视了。
“以前,如果有小孩不慎溺水,不少大人都会用‘土办法’救人,把孩子整个人倒过来,想让孩子把喝进去的水吐出来,其实这样的办法不仅无效而且有害。甚至到了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对的。”程青梅说,“让更多的人学会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真的很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据悉,目前在我市像程青梅这样宣传急救的志愿者有40多名。每年暑假期间,他们都会在义乌市中心血站开展红十字会暑期夏令营。这个暑期,红十字会暑期夏令营又来了。记者从市红十字会获悉,为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救能力,义乌市红十字会面向我市广大青少年开展暑期安全自救互救夏令营活动。“我们会根据报名情况组织培训,每班至少20人开班,当日参与培训最高限制50人,培训时间为每天上午8:30-11:00。”程青梅说,“我们准备好了纱布、绷带、三角巾和人体模型等,等着家长和孩子们来现场学习溺水自救、互救和常见运动外伤的包扎等知识。想要学习的市民可以联系我们,了解培训时间。同时,我们也接受大家的预约,前往各地进行培训。目前,市青少年宫已经跟我们预约了培训,我们将上门为那里的孩子们开课。”
目前,夏令营报名通道已开启,如果你也想学习急救知识技能,可以关注公众号“义乌市红十字会”,在“公告公示”中点击“2020暑期夏令营”,根据提示填写报名表,有任何问题可拨打85336625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