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名家

◆东敲西击

正谊明道

俞可

颜福庆(资料图)

今年“两会”议题,公共卫生为重中之重,此乃疫情防控常态化使然。疫情防控能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厥功至伟。其奠基者颜福庆便在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言献策。

1928年11月7日,美国《密勒氏评论》的“中华名人录”专栏隆重推介颜福庆,强调其对公共卫生与慈善事业所做贡献。是年,我国中央政府首次设立卫生部,举国家行政之力建设“能为人人服务”的“公医制”。这位耶鲁医学博士擘画的公共卫生梦想得以成真。

出身沪上牧师家庭的颜福庆虽自幼接受西式精英教育,却心怀人民情怀,“拿服务人类,为公众利益为目的去学医”,视医生为“福人的职业”。对于职业自觉,身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的颜福庆在1931年3月6日给沪江大学医预生所作的演讲《现代医学教育的趋势》中阐发得淋漓尽致。耶鲁毕业第二年,颜福庆便奔赴南非约翰内斯堡,为金矿华工医治钩虫病与矽肺病。1911年春,当东北鼠疫沿京汉铁路向南蔓延,颜福庆临危受命赶赴汉口指挥防疫,成立京汉铁路卫生服务部,在沿途各火车站与各公路道口设置监视员与稽查员。

颜福庆与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前身)授予“鼠疫斗士”荣誉称号的伍连德并肩抗疫,亦携手创建中华医学会,分别出任会长与书记,由此终结中国西医的洋人时代,力求“与欧美并驾齐驱”。该会第二十三届会长就是钟南山。

创建中华医学会之际,颜福庆的身份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创校校长。该校堪与协和比肩。而就在协和医院,孙中山把绝笔书“学成致用”赠予湘雅学子,极致演绎“北协和,南湘雅”之誉。

校名中的“雅”即耶鲁毕业生在华设立的雅礼会。因该会带有基督教背景,湘雅难免仰人鼻息。发展中国医学教育,必须让“吾人有独办之能力”,并“任我国人独办之”。时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副院长的颜福庆遂于1927年创办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前身),1932年使医学院脱离国立中央大学,组建国立上海医学院,并誓言,培育的医师“须有牺牲个人、服务社会的精神”,绝不“自造庸医,遗患社会”。国立上海医学院果然不啻为公共卫生专家的摇篮。

正谊明道,颜福庆1934年6月把这四个字确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校训,并要求所有毕业生必须庄严宣誓:“余誓以至诚,本余所学,为人群服务,严守医师戒条,终生不渝,并力求深造,克尽厥职,谨此宣誓。”身为一校之长,颜福庆身体力行,即便古稀之年,依然率师生,辗转于长三角,突击诊治血吸虫病和核黄素缺乏症。

“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可喜!可喜!病日新兮,医亦日进。可惧!可惧!医日新兮,病亦日进……勖哉诸君!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亚东几千万人托命之场!”哼唱着校歌,一代代国立上海医学院校友书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壮丽篇章。

正谊明道,出自“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谊即义。扶正义、弘大道者仁,而医者仁心。从颜福庆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拓荒,到新时代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百年公共卫生一以贯之的无非四字:正谊明道。

2020-05-28 俞可 ◆东敲西击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9671.html 1 3 正谊明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