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工商银行义乌分行依托完善的风控体系和高效的警银协作机制,多次成功拦截电信诈骗案件,切实守护了市民的资金安全。
案例一:警银联动拦截“退学费”异常取现
7月15日,客户翟某持外地银行卡来到工行义乌分行某网点,要求解锁账户并取出刚到账的2.5万元。由于该账户此前因异常交易被系统锁定,柜员在核实资金来源时发现,翟某对汇款人信息语焉不详,且频繁查看手机微信,行为异常。工作人员立即提高警惕,通过卡号联系到汇款人崔某,核实后确认其正遭遇“退学费”诈骗。银行迅速启动警银联动机制,在稳住翟某的同时报警处理。经公安机关调查,确认该笔款项为诈骗所得,成功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案例二:敏锐洞察堵截百万“投资理财”骗局
6月9日至11日,客户吴某连续多日频繁办理大额取现和转账业务,累计金额高达106万元。在询问过程中,其资金用途说法前后矛盾,引起工作人员警觉。银行立即将该可疑线索上报反诈中心,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并上门劝导,最终吴某意识到自己误入了所谓“高收益投资理财”骗局,及时止损,避免了更大损失。
案例三:及时阻断大学生“刷单”陷阱
6月18日,学生陈某到工行义乌分行辖内某网点申请解除账户管控。现场主管核查发现其账户存在快进快出、交易对手异常等风险特征。进一步了解得知,陈某被某平台“指导员”诱导下载虚假赚钱App,在扫码支付3000元后无法提现,对方以“解锁资金”为由要求其继续转账。网点当即判定为电信诈骗,同步启动警银联动机制,联合警方对陈某进行劝阻,成功保护了学生的资金安全。
案例四:识破跨境“电商”保证金骗局
一对夫妇前往工行义乌分行辖内营业部国际业务柜台,要求为所谓注册“TIKTOK店铺”汇出保证金。柜员在了解汇款用途并查看客户手机聊天记录后,迅速识破骗局。得知客户此前已通过手机银行转出3万元人民币保证金,网点立即启动警银联动预案,在银行与警方的共同劝阻下,成功阻止了后续汇款。
这些成功拦截案例的背后,是工商银行义乌分行长期坚持构建严密反诈防控体系的结果。该行通过以下几项措施,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强化业务核查机制。一线员工严格执行“一查二看三问”操作流程,将风险防控意识贯穿于每一笔业务办理中;深化智能风控应用,借助先进的智能风控系统,实时监测交易行为,及时预警异常情况,为人工判断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协同处置机制,与公安机关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可疑线索第一时间上报、核查、处置,形成长效打击合力;加强员工反诈能力培训,通过持续开展反诈知识培训与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员工的识骗、防骗能力,筑牢金融安全“第一道防线”。
后续,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将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为构建平安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龚盈盈 通讯员 姚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