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

沈健磊:军营淬火铸军魂 基层履责显担当

“今天我仿佛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军旅岁月,那两年的历练就是人生的转折。”7月28日上午,在稠江街道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记者分享完军旅故事的沈健磊感慨道。尽管已脱下军装近二十年,但谈起军营往事,这位老兵的语气中仍透露着激动。如今,作为社区党委委员兼民兵连长的沈健磊,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品格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将部队培养的优良作风深深融入基层工作中。他以“退伍不褪色”的担当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

军营磨意志 百炼铸就蜕变

自幼在军人父亲的熏陶下,沈健磊的心中早早种下了从军报国的理想种子。2004年冬天,刚满18岁的他告别家乡,独自踏上前往贵州的列车,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军旅生涯。

初入军营的日子并不轻松。严明的纪律、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个刚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倍感压力。每天6:30起床,7:00准时出操,数次的5公里负重跑,再加上擒拿格斗、实弹射击、攀登索降等战术训练,常常要持续到晚上9:30才能休息。“那时候真是身心俱疲。”沈健磊回忆道,“第一次跑5公里时,我用了半小时才勉强完成,整个人都快虚脱了。”但正是这种近乎严苛的军事训练,让这个曾经的青涩少年逐渐淬炼出军人的钢铁意志。

他所在的机动中队,肩负着防恐、处置突发事件等重要使命,这就意味着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高要求的训练,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在一次常规训练中,沈健磊通过和身边战友的对比,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在体能方面处于劣势。看着其他战友轻松完成训练任务,而自己却有些吃力。“我绝不能让自己落后。”为了能追赶上其他战友的步伐,他默默地在心底立下决心,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每日训练结束,当其他战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休息时,沈健磊却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加训。宿舍里,他做着仰卧起坐、俯卧撑、卷腹等一系列增强核心力量和耐力的运动。就这样,日复一日,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了整整一年。而他的这份执着与拼搏,同宿舍的班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在平时的训练中,沈健磊也丝毫不懈怠,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热情。就拿练习战术来说,需要持枪躲避、攀爬,这不仅考验体能,更考验意志。尤其到了冬天,训练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下雪的时候,手上长冻疮是常有的事。冻疮裂开,鲜血渗出,可即便手持着枪,血顺着伤口往下流,他也只是强忍,继续投入艰苦的训练。

射击是他的强项,在新兵连时他就凭借着精湛的射击技术斩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提升自己。在他的坚持锻炼下,原本成绩并不突出的5公里长跑也有了显著进步,从最初的半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正是他的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让他在第一年就脱颖而出,成为全中队唯一一位获得“优秀士兵”称号的新兵。

退伍不褪色 续写军人担当

两年的军旅生涯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画上句号。退役后,沈健磊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义乌,投身基层工作。在派出所任职期间,他充分发挥在部队锤炼出的侦查与追踪能力,和同事一起破获多起盗窃案件,为维护社区治安做出突出贡献。他说:“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即便脱下军装,守护百姓平安的信念也不能丢。”

沈健磊把军旅生涯锻造的担当精神深深融入基层工作。2022年,沈健磊担任杨村社区民兵连长,将军人的严谨作风和责任感带入新的岗位。他带领民兵队伍加强日常巡逻,排查安全隐患,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安全卫士”。

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发现一名中年女性在杨村公园水库边徘徊,神情恍惚,疑似有轻生倾向。情况紧急,他们立即通知正在值班的沈健磊。他二话不说,迅速赶往现场。到了现场后发现,该女子半个身子已浸入水中。“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沈健磊回忆道。他趁其不备,抓住时机果断下水施救,最终成功将其拉回岸边,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在平凡的岗位上,沈健磊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尽职尽责。“我们已经准备了慰问品,这两天就给社区退役老兵们送过去。”每逢“八一”建军节,沈健磊都会这样精心准备,这份坚持源于他对战友的深厚情谊,更源于部队生活对他的深刻塑造。

“军营生活对我的影响颇深。”沈健磊感慨道,那段时光让他从一个懒散的毛头小子,蜕变成了一个懂得责任与担当的人。正是这份蜕变,让他在社区工作中始终冲锋在前。为保护社区安全,他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常态化的大巡防、夜查和社区环境整治,更在台风等极端天气来临时,带领民兵队伍坚守在防台防汛第一线,随时准备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早已深深刻入沈健磊的骨子里,成为他做人做事的根本准则。无论是日常的社区服务,还是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他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真谛,展现着一名退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全媒体记者 何彦婕

2025-08-01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67520.html 1 3 沈健磊:军营淬火铸军魂 基层履责显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