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群言堂

南腔北调

近来,深圳持续高温。深圳地铁主动接纳公众纳凉,提供免费饮用水和防暑药品,搬来椅子以便纳凉者更好地休息。一些身着工装的劳动者安静地或坐或躺在走道两侧纳凉。网友点赞深圳地铁“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安全帽”。

短评:酷暑中,深圳地铁主动接纳劳动者纳凉,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情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对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出部署。把市民冷暖挂在心上,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让人们在感受到城市温暖的同时,由衷地树立起感恩城市、爱护城市、回报城市的自觉意识,就是一种崇德向善的良性循环,就是个人文明素质与城市文明品位提升的双向奔赴。其实,城市公共空间在服务公众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可绘出崇德向善更新更美的画卷。

暑期,不少地方为防溺水事故发生,正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严防死守,禁止公众到河湖库塘游泳,而南昌市今年却在25公里赣江沿岸建设“两滩七湾”,9个天然泳场免费开放,引导市民到此消暑“打卡”。

短评:防溺水,“堵”只是方法之一。南昌防溺水的工作创新有两点:一是不再把公众下水游泳与防溺水工作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尊重公众下水消暑的正当需求。二是想办法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变“堵”为“疏”,引导公众到安全的地方游泳,从而把风险纳入可控范围之内。当老办法解决老问题效果不佳时,不妨想想新办法。工作每一次质的飞跃,都离不开创新思维这一支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能是原地踏步,不会有进步。创新,永远是工作提升的动力源泉。

据《浙江日报》报道,日前,杭州西湖景区首场“政务夜市”开张,位于景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将服务窗口从办事大厅直接“搬”到了人潮涌动的西湖边。市民和游客逛着西湖就能办成“政”事。首场“政务夜市”开张2小时,政务快办区现场指导办理业务28项,全区域接待咨询和体验超1500人次。

短评:政务服务,说到底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政务服务的改革创新,应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以前,各地政务服务的改革创新,多从项目设置、办事流程优化、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入手。这些改革创新,方便了群众,赢得了好评,当然值得肯定。但是,这也使得部分政务服务窗口认为服务已达顶峰,没有可以再提升的空间了。而西湖区的做法却又让人眼前一亮:推出“政务夜市”,从时间和空间上便民,使得群众“顺道”“顺手”就把政事办了,政务服务的社会效益又有提升。看来,心中装着人民,服务提升就无止境。

据《法治日报》报道,许多高校今年首次将“AI生成内容检测”纳入毕业论文审查环节,要求人文社科类论文AI生成内容占比不超过20%,理工医科类不超过15%。压力之下,“代降论文AI率”的灰色服务在电商及社交平台悄然兴起,商家多以“人工修改”“包过检测”为噱头,收费从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服务”效果堪忧、猫腻重重,学生花费不菲却常常陷入维权无门的窘境。

短评:学生写毕业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扎实的论据,不进行严密的论证,而是依赖AI生成;AI生成比例超过学校规定,再找商家“代降论文AI率”。从本质上看,此事是学生进行论文造假,商家收费后帮助学生造假。学生骗学校,商家骗学生,诚信何在?!革除论文AI造假顽疾,还是要让学生树立诚信的学术伦理观念,这是治本。打击帮助学生论文造假的不法电商,这是治标。唯有标本兼治,方能净化学术空气,清除论文AI李鬼。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日前,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了一起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件。涉事企业称员工余某在工作时间、店内有顾客时坐于收银台凳子上睡觉,被商场人员投诉;其管理的门店曾在营业时间关闭,违反商场制度,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租赁该场地,产生严重损失。余某表示,当天20时许,上班已超8个小时,非常疲惫所以闭眼休息了3分钟;闭店则因当时店内仅一名店员,其上厕所期间短暂关门。法官指出,疲惫时闭眼休息是正常生理现象,企业无证据证明该员工行为造成“严重损失”,解除合同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判令企业向该员工赔偿近5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短评:有的企业认为制度越严苛,企业管理水平就越高。其实,这是错误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必须合法合理,即不得有违法律法规,且应合常理。重要制度未经职工全体会议或职代会通过没有效力,违背生理、伦理的规定无效。合理合法,是企业制度成立的基础,而以“治”人为目的的违法违规不合理制度,是得不到司法机关和劳动保障部门认可支持的,以此管理企业、约束员工,应受法律制裁。

据“央视网”微信公众号报道,当下,市场上涌现出大量标榜“防摔”“辅助学步”功能的“学步鞋”,卖家宣称其能促进足部发育、矫正步态。专家指出,光脚才是学步期儿童的最佳选择,这不仅有助于刺激足底神经发育,更是人类进化形成的自然方式。研究显示,所谓的“学步鞋”既不能预防足部问题,也无助于步态矫正。

短评:幼儿学步,步子不稳,摔一下,很正常,大概率不会有大问题。无数人就是在摇摇晃晃、跌跌撞撞中迈出自己人生脚步的。人类完成直立行走进化,并没有靠“学步鞋”的“防摔”“辅助功能”。可以大胆预言,离开了“学步鞋”,无数的幼儿仍能正常学步,而且比有“学步鞋”更好。人类的进化、进步,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以“学步鞋”减轻幼儿学步的难度,并不见得对幼儿的发育有益,相反,有可能使其失去锻炼体能、平衡、意志的机会。把并无科学依据的商品功能吹得天花乱坠,已涉嫌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孩子的父母须擦亮眼睛防忽悠,监管部门当出手查处,不要让幼儿学步即误入歧途。

2025-07-1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64247.html 1 3 南腔北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