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突发晕厥、倒地不起、意识不清……日前,22岁女孩小陈深夜突发肺栓塞,危在旦夕。浙大四院多学科团队迅速反应,争分夺秒救治,最终患者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
记者从浙大四院了解到,事发当晚,小陈突然感到胸口“咯噔”一下,随即眼前发黑,晕倒在地,后被120救护车紧急送至浙大四院。凭借丰富经验,急诊医生在接诊后考虑血栓可能性大,心脏彩超快速评估发现右心增大,高度怀疑肺栓塞。然而女孩家属远在外地,无法及时抵达。时间就是生命,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紧急完善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小陈的两侧肺动脉主干被大量血栓堵塞,情况万分危急。
深夜,浙大四院血管外科、麻醉科、介入手术室的专家和医护人员飞速赶到手术室。由于肺动脉主干堵塞,小陈的心脏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随时可能停跳。重症医学科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全程待命。晚上11点左右,主刀医生、浙大四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楼炎波团队实施急诊肺动脉取栓手术。手术开始6分钟后,小陈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一切的意外均在“意料之中”,医护团队沉着冷静应对。外科医生继续手术,麻醉科医生张操、沈慧和放射介入手术室护士长李彬争分夺秒实施胸外按压。1分钟后,心脏恢复跳动,但随后又接连3次骤停。血管外科副主任楼炎波当机立断,决定启用ECMO。在取得家属同意后,重症医学科邱方方医生迅速为小陈安装ECMO,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手术保驾护航。“ECMO也称人工肺机,相当于在自身的心肺复苏以外再架一座‘生命之桥’,保证全身血液循环,让手术能够安全进行。”邱方方解释。在ECMO保护下,主刀医生成功取出大量的血栓。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血栓质地偏韧,“肺栓塞的血栓90%以上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血栓偏陈旧说明在脱落到肺动脉之前已经形成有段时间了”。经过医生们3小时努力,手术顺利完成。
肺栓塞是一种危急重症,主要指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空气、羊水等)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流中断,进而引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猝死。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脱落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病因。
肺栓塞的发生常与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因素相关。获得性高危因素包含既往有DVT或肺栓塞病史者复发风险高,长期制动如卧床长于3天,患有心血管疾病,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多种情况。
为什么年轻人会出现肺栓塞?浙大四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楼炎波介绍,排除其他高危因素后,小陈未经医生评估自行长时间口服避孕药,加之工作性质久坐等,都可能是引起血栓的原因。
女性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后突发肺栓塞,可能与药物中的雌激素有关。雌激素会升高凝血因子水平,同时降低抗凝蛋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使静脉血栓风险增加3至5倍,尤其是吸烟、肥胖或携带易栓基因者风险更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具和使用避孕药。
医生提醒,肺栓塞起病急、致死率高,久坐、肥胖、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术后卧床等人群需格外警惕。如果患者出现突发胸闷、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