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一世界,一银一千秋。无论是孩童呱呱坠地后佩戴的“小孩帽”和银手镯,还是成长中寓意吉祥的精致银锁,老银器始终是华夏文明温润的叙事者。它们以錾刻的纹样镂刻时光,用淬火的工艺凝固信仰,将驱邪纳福的祈愿、金玉满堂的期许化作老银器的弧度,赋予生命庄重的仪式感。
连日来,“银采飞扬”老银器展在义乌收藏品市场观止厅开展。为了让大众尽览古代老银器的真容,许多义乌资深的老物件收藏者精心挑选出80余件雅俗共赏、品类丰富的老银器进行展出。那么,这些老银器里流淌着怎样的故事?流转千年的器物又呈现出怎样的市井烟火?记者深入现场,与老银器对望,与老物件收藏者对话,在雅与俗的交织中,探访中国人独有的生命美学。
寄情于“锁”,锁以铭心
一把锁,不仅是为了保护家中珍贵的物件,还寄予着家家户户对生活的期望。孩童挂一个长命锁,愿岁岁平安到老;女人出嫁时挂一个锁,寓意锁住爱情、早得贵子、一世安稳。“现场有许多老藏家精心收藏的银锁,各银锁的品类、样式、寓意都不同,各有千秋。”义乌老物件收藏者毛剑清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1949年之前生产的银器,被统称为“老银器”,收藏界简称为“老银”,是以前的人们使用或佩戴后留存下来的古董银饰品。现场,一块清代的鎏金人物典故锁片格外吸睛。细细观察,记者发现这块锁片周身泛着金光,中间雕刻出的人物或微笑着腾云驾雾,或坐着麒麟飞往前方,周边围绕着祥云、如意等纹饰,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场景呈现眼前。不远处,一块明代的三国人物典故锁同样生动鲜活,其呈现了三国时期人物骑马战斗的场景,每个人物所刻画的表情不同,肢体表现不同,但都展现出了骁勇善战的精气神。
“锁上的人物典故虽然不同,但其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毛剑清表示,这些老银锁中的场景大多使用高浮雕工艺刻画。据了解,高浮雕是指所雕刻的图案花纹高凸出底面的刻法,是一种下刀较深的平面阳刻。
通过观察,记者发现还有几块老银锁使用了高浮雕刻法。一块来自清代的驱邪降福锁表面不仅刻画了人物、花朵等吉祥纹饰,还用高浮雕工艺刻画了“驱邪降福”等文字;一块出自清代的金玉满堂人物锁也不例外,以高浮雕刻画的“金玉满堂”四个字下面还搭配了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取经的场景。有趣的是,有两块来自清代的麒麟送子锁,锁上均刻画出了一个人物骑着麒麟,在许多人护送下腾云驾雾送子的场景,格外喜庆。
“这些老银锁胎体厚重,雕刻精致,价值较高。我们猜测其功能并不适于佩戴在脖颈上,反而可能会在寿宴、满月宴及婚宴等场合以礼相送,表达诚挚的祝愿。”毛剑清表示,银锁在古代的价值可想而知。
“像这把小而精的人物锁也很不错,别看它小,每个细节都有讲究。”站在一把明代人物锁前,义乌收藏品市场经营户朱志坚惊叹道。他数了数锁上刻画的人物竟有几十人,每个人物表情不同,却互有联系,或下棋,或看书,或嬉戏。这些生动的场景汇聚在一把小小的银锁表面,当年匠人的手艺之精令人赞叹。
老银锁除了拿来锁住珍贵物品等实用功能外,古人也爱佩戴银锁。戴银锁或寄托了美好愿望,或是消灾辟邪的象征,不同样式的银锁更展现出当地的民俗特色。比如,出自清代的义乌佛堂款刘海戏金蟾八卦锁展现了当年佛堂的银锁风格,而出自民国时期的兰溪款东方朔偷桃锁则展现了当年兰溪的银锁风格。
鸳鸯锁呈现了一对鸳鸯面对面相拥的场景;八仙人物锁将八位仙人刻画其中,寓意吉祥;天官赐福锁则生动地将天官赐福的美妙场景刻画在锁上……一件件精巧且便于佩戴的老银锁,历经沧桑,却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寄望于“帽”,帽以承志
在古代,家境较好的家庭,会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准备花花绿绿的满月帽、周岁帽、公子帽等。帽子形态各异,寓意不同,但都会以银质、美玉或翠珠等材料制作配饰,展现出长辈对晚辈浓浓的关爱之意。
毛剑清在众多银工收藏中,选取了一些古代的帽子进行展出。这些帽子由锦布绣制而成,华丽精美。“这是满月帽,我们俗称‘强盗帽’,旁边这个是小孩冬天戴的‘狗头帽’。”说起这些宝贝,毛剑清幽默地介绍,细看其中一款“狗头帽”,帽型神似狗头形状,帽圈装饰着精雕细琢的银饰。孩子佩戴此帽,不仅能起到遮风保暖的作用,还兼有平安祈福、祛病驱邪的意义。
据毛剑清介绍,旧时童帽制作繁复,多根据孩童的性别、年龄、生辰八字、岁时节令及家境的变化,设计制作各种童帽。其中,来自清代的点翠多宝八仙公子帽格外显眼,帽子上“八仙过海”的银帽花,雕刻得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帽身还镶嵌了各种翠珠、玉器等装饰。“这‘八仙过海’刻画的八个仙人,俗称银老头。”毛剑清表示,一些富贵人家甚至还会为这些银饰镀金,以彰显自己对孩子的重视。
“古人非常注重仪式感。如此精美的公子帽也不会天天给孩子戴,大多只会在长辈寿宴、外出做客、喜宴等场合,让孩子戴个公子帽,以示尊重与祝愿。”毛剑清如是说。他还介绍,许多公子帽的帽花上通常会装饰“人物”“文字”“花鸟动物”等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吉祥寓意。据悉,这种帽子的传世量不少,但品相完美的并不多,而且这种帽子的帽正、帽后饰、帽花等配件比较多,能完整保存至今而不残缺的更是少见。
同时,义乌老物件收藏者“青衫旧客”收藏的一顶清代的八仙公子帽也一并展出。此公子帽色彩明艳华丽,“八仙过海”银饰与五颜六色的刺绣纹饰相结合,显得很高档。值得一提的是,“青衫旧客”还展出了一顶清代的八仙状元帽。在古代,每当学子金榜题名时,便会荣获一顶状元帽,象征着荣誉与成功。状元帽与公子帽有何区别?记者发现,这顶八仙状元帽同样装饰着“八仙过海”等八个银饰人物,但不同的是,状元帽以红、黑两色为主,红色象征着状元及第的喜庆,黑色凸显皮质本色;此外,状元帽侧面延伸出象征“官帽展翅”的装饰性翅片,直观展示出了“状元”的地位。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老银锁、公子帽等老物件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但此次展出的老物件犹如时光的信使,用最传统的方式传达着“以物寄情”的东方智慧。当一顶顶童帽在展柜中光华流转,当一把把银锁在岁月里沉淀故事,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银饰的肌理,更是一个民族对生命最朴素的期许。
银器不语,却将千年光阴淬炼成永恒的祝福。在雅与俗的交响中,传统美学正如银光般熠熠生辉、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 王佳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