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夏日里,小龙虾、冰啤酒、烧烤,吃得香、喝得爽,这种舌尖上的快乐却可能为自身胰腺带来“磨难”。5月以来,市中心医院已收治了10余例因饮食、喝酒导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最后一餐是三个人喝了一瓶劲酒、两瓶1L容量的啤酒。”32岁的小郭(化名)酒量不错,近期连续每晚参加饭局,白酒、黄酒、啤酒轮番上阵。然而,直到第八天晚上,他喝完酒,突然感到上腹部剧烈疼痛,像被刀割一样,于是来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
医护人员马上安排小郭做了生化检测和CT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脂肪酶高达526U/L,超出正常范围近9倍。全腹CT提示胰腺炎伴周围渗出性改变,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酒精会直接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酶,导致胰腺‘自我消化’,引发炎症。”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陆小锋说,长期饮酒者更易出现胰腺损伤,而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则可能直接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时可导致胰腺坏死、感染,甚至死亡。
据了解,45岁的黄先生(化名)近日也因腹痛、呕吐住进了医院。检查发现,黄先生的炎症指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都明显升高,腹部CT提示胰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考虑急性胰腺炎。询问后得知,他是在前一天凌晨喝冰啤酒并大量进食小龙虾、烧烤后出现的不适。
夏季,为何急性胰腺炎高发?随着气温日渐升高,烧烤、小龙虾等高脂食物和酒类饮品成为夜宵套餐“扛把子”,容易直接刺激胰酶分泌;冰镇酒水加辛辣食物,低温之下刺激消化道痉挛,辛辣食物加重炎症反应;夏季出汗多、饮水少,血液浓缩,血脂更易飙升,代谢紊乱加剧。据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统计,每年夏天急性胰腺炎患者比冬天增加约40%,其中约70%与饮酒及夜宵相关。
此外,肥胖人群也要格外注意。他们可能没有大量饮酒,也没有暴饮暴食,但胰腺像个“定时炸弹”,一顿普通的高脂饮食就可能引爆。肥胖人群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发生重症胰腺炎,死亡率会上升50%;男性腹围>90cm、女性腹围>85cm的患者,并发症风险翻倍;每胖10斤,胰腺负担则加重30%。
医生提醒:急性胰腺炎起病凶险,如果出现剧烈上腹痛,且持续加重,可向背部放射,弯腰或蜷缩时稍缓解;恶心、呕吐,呕吐后疼痛不缓解;发热、心率加快,严重者出现休克;腹胀、排气排便停止,严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轻症胰腺炎经治疗可痊愈,但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20%~30%。
急性胰腺炎高危因素包括: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血脂过高可直接堵塞胰腺血管,导致坏死;肥胖、糖尿病;暴饮暴食、高脂饮食增加胆汁和胰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酒精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胰腺细胞,长期饮酒可导致慢性胰腺炎,甚至胰腺癌。
健康小贴士>>>
急性胰腺炎预防的关键在于管住嘴、定期查。尽量减少饮酒,尤其是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以选择低度酒或以茶代酒;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少盐少油,尽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控制血脂,甘油三酯过高者需药物治疗;保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时间,避免打乱生物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关注身体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