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一缕阳光穿透树叶,绣湖公园附近的绿道已被奔跑的人群划开第一道“涟漪”:无论年长跑者还是青春群体,他们手腕上的运动手表时刻记录着轨迹,共同跃动着这座城市清晨的呼吸节拍。
从义乌江两岸的运动盛景,到城市里随处可见的“15分钟健身圈”,再到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呈现新气象,健康活力不断滋养着城市烟火。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群众健身需求持续扩大。如何让更多平时不健身的人想健身、让想健身的人能健身、让已开始健身的人科学健身,不仅是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的核心课题,也关乎体育消费能否持续增长。
利用赛事活动如何拉动体育消费?全民健身“去哪儿”?全民健身热潮如何助推体育产业升级?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赛事+”激发新动能
在上溪镇岩口湖畔,花海与山水交融的专业赛道,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穿行,孕育出一条“全民健身带”,获赞“最美骑行赛道”。今年,作为上溪镇春桃季文旅活动的序曲,中国义乌自行车爬坡邀请赛暨第二届环岩口湖自行车骑游大会顺利举行,吸引千余名专业骑手及爱好者参赛。花海、田园、水库、古村……一步一景,车轮丈量的不仅是29.1公里的里程,更是体验运动带来多巴胺快乐的“时空隧道”。
上溪人吴俊是一名夜骑爱好者,岩口湖环湖行是他骑行较多的路线,来回一趟20余公里。“整个骑行途中有上下坡,空气环境不错。”吴俊说。据了解,上溪镇春桃季文旅活动从3月持续至5月,累计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村级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60万元。其中,自行车爬坡邀请赛当日人流量达3.5万人次,成为人气焦点。与此同时,周边农家乐、饭店生意火爆,桑葚、樱桃、馒头、索面等农副产品销售走俏,有效带动沿线商户增收。
走进山水之间,户外赛事激活美丽乡村新动能。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获悉,今年春季,我市赛事热力全开。3月29日,义乌市第二十六届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暨佛堂镇“云黄杯”登山越野赛拉开帷幕。赛事以“义乌好好逛 跟着赛事去踏春”为主题,来自义乌及周边的户外运动徒步爱好者齐聚一堂;4月13日,在省级森林公园——华溪森林公园,义乌市第二十六届全民健身节廿三里街道“拨浪鼓”杯登山比赛吸引了600余名参赛者,他们在青山绿水之间感受春日的美好。“本届全民健身节,不少竞赛项目以团队赛形式进行,还设有亲子组,目的是让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参与其中。”相关活动负责人表示,赛事的活力,也带动了周边的文旅消费场景。除了活力满满的参赛者,当地人也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起赛事引导、交通疏导和后勤保障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通过数场精彩赛事的呈现,“赛事+”模式正加快打造农文旅体融合的赛事新经济。草根篮球邀请赛、健美操锦标赛、乒乓球赛……夏日来临,一系列精彩绝伦的赛事活动轮番登场,拥抱充满炽热和激情的五月。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群众体育品牌赛事为抓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义乌半程马拉松赛、自行车骑游等品牌赛事活动,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
5月14日傍晚,羽毛球爱好者王洋简单吃了晚饭,马上背着羽毛球包,骑着电动车赶去球场。在我市国际博览中心某羽毛球场馆,他和羽毛球“搭子”展开攻防,专业球鞋摩擦地板发出了阵阵声响,羽毛球拍击球时发出清脆的响声,馆内声音此起彼伏。
眼下,许多羽毛球馆分设培训与练习场地,让大人、孩子拥有更好的运动体验。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羽毛球参与运动人数超过2.5亿,参与人数仅次于散步。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之一,羽毛球赛事往往拥有高人气“流量”。“天气好,早晨5点左右就有人来打羽毛球。”我市一家羽毛球馆工作人员说。
不仅如此,分布于全市的瑜伽馆、健身房等场所近期也迎来运动高峰。“有的学员练习普拉提,缓解工作压力,健身减脂塑形。”普拉提教练秀秀说,通过运动锻炼身体是很多人的选择。跑步教练吴政桦介绍了一张运动主题的“课表”:70%慢跑+20%间歇跑+10%力量训练,可以拥有更强健的身体,加快新陈代谢。
“从东江桥到钓鱼矶公园,来回距离10公里。”市民王林云最近爱上规律、持续的快步行走,以这样的有氧运动方式,达到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代谢、促进健康的锻炼目标。据悉,这项运动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由于其强度适中、安全性高、易于坚持,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逐渐成为热门运动之一。
无论室内室外,运动群体积极投身于各类运动项目,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活力。资深运动爱好者何永平表示,天气晴好状况下,义乌植物园、双江湖环湖绿化景观一带比较适宜。另外,毛店茶山骑行路线也颇受欢迎,具体路线为三角毛店—毛毛山庄—枫坑水库—枫赤线。
运动虽好,也要做好准备工作。“运动前,检查自己的装备是否符合条件。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防止在剧烈运动中发生意外伤害。”吴政桦说,“运动要量力而行,保持身心愉悦、呼吸顺畅。平时运动量不是很大的人,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慢慢起步,感觉不适要立即停下来。运动完后要慢走,让心率平稳降到正常,做好拉伸放松,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健身“新宠”占领运动新高地
每周一上午8时许,义乌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医者、市民整齐列队,精神抖擞地打着八段锦。这样的健身锻炼画面,成为医院雷打不动的“日常”。
一直以来,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八段锦颇受银发族青睐。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涌向”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项目。义乌市中医医院护士泮洁练习八段锦已达8年,她经常带着市民、外国友人、学生一起练习。在义乌,八段锦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跟着练习八段锦的外国女孩特琳娜说,八段锦不仅可以帮助年轻人强身健体,还有利于调节情绪。
不仅传统健身项目受欢迎,网球、匹克球、马术等运动也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运动爱好者吴芊妍除了日常健身,还经常打网球。记者了解到,入门阶段,初学者一般会选择跟着网球教练学习。一般人打网球至少需要练习半年到一年,才能掌握基本动作。目前,网球运动的吸引力与日俱增,青少年和女性网球爱好者居多。从市网球协会获悉,截至目前,协会会员人数超200人,每年组织网球公开赛,并引进相关网球品牌赛事。
虽然受比赛服、裁判器等训练设施限制,却不妨碍义乌人成为“剑客”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家长、孩子开始了解击剑、学习击剑、爱上击剑。在他们看来,击剑对于培养精神、气质,以及磨炼专注力、提高反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帮助。
近些年,马术运动也逐渐普及开来。2022年,我市举办第一届马术系列活动赛,设立少儿组和成人组,项目有马术舞步、马术地杆赛、马术障碍赛等,成功搭建了推广马术运动的有效平台。据市马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参加马术培训学习的人员呈现小龄化、青少年占比多等特点。而且,随着马术行业稳步发展,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正逐渐增多。
据统计,义乌拥有各类体育场地5183个,体育场地面积超52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6平方米。以坐落于文化广场的义乌市全民健身中心为例,设有羽毛球馆、篮球场、击剑场、拳击台、健身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场所。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全民健身中心外,我市还设有梅湖体育中心、佛堂镇文体中心、赤岸镇丹溪文化广场健身中心、鸿翔卡卡万体广场综合运动馆等大型运动场馆,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娱乐服务,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
清晨中、夕阳下,义乌江两岸浓厚的健身氛围,为我市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画下”生动注脚:一幅“我运动,我快乐”的全民健身“图鉴”正在商城大地上徐徐展开。
撰稿: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供图: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王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