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吹牛技艺怎得见?解析一下给你看。
酒桌上,每闻“过五关斩六将”,我都洗耳恭听,考究其门道和功夫。发现凡吹者都极善接话茬儿。接过话茬儿,仿若抢到了麦克风,即开始吹牛献艺。这技艺,有点像人类登月工程。
人类自1959年开始的登月工程大致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简言之,“绕”为第一步,即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落”为第二步,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及月基天文观测。月基天文观测,就是使用月基光学望远镜,基于月球表面对各种天体进行监测。“回”为第三步,在现场分析取样基础上,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
世间千千万万风马牛不相及事物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这就为语法修辞的比喻以及诗文的比兴手法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喻体。高水平的吹牛,也似“绕、落、回”三步走。
“绕”,即拐弯抹角,把话题引到欲吹嘘的“过五关斩六将”上。像车的惯性,接过话茬儿先别着急吹,要有个过渡,顺着话茬儿前行一小段儿。恰似恋爱,不可第一次表白就像阿Q一样“我要和你困觉”。也如婚礼,不可什么仪式皆不要,直奔主题入洞房。先要培养感情。这个“绕”,就相当婚姻的恋爱阶段——先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继而“芝麻绿豆龇牙吵”,最后“梨花著雨晚来晴”,这就为“入洞房”和“过五关斩六将”做了铺垫,避免了吹的露骨和生硬。倘若“绕”没有巧言妙句,就用一个相关成语,成语是四通八达的连接媒介。然后话锋一转,扯到自己身上。
“落”,是吹功大展示,吹牛的高潮,一旦引吹上身,吹即落定。常见的“落”点,多是曾经的“高光”“荣耀”,什么与明星大咖邂逅,得到某领导夸赞,取得啥骄人业绩,获得某层级荣誉,总之是获得感、荣耀感、幸福感满满。没有“轰轰烈烈”“羡煞旁人”也不要紧,解衣推食、拔毛济世、好人好事均可娓娓道来。但以我观察,最好的“落”点不是上述,而是帮人清理烂尾,收拾烂摊子,就是俗话说的给人擦屁股,是吹牛的极佳项目,好就好在直接把他人贬到沟里,最适合拿来吹嘘。“绕”到帮人擦屁股的成语也多,助人为乐、救苦救难皆宜。我用女娲补天举例:“诸位,说个与女娲相关的事”,瞧瞧,不是我吹牛,是给你们讲故事:“某年某月某人,捅了个娄子,大娄子,把天捅破了,要有人补,亟需给其擦屁股。可是,能擦的不愿擦,愿补的补不了,不能见死不救啊”,你看,舍我其谁,这就是“落”。
“回”,即“绕、落”程序走完,一番自鸣得意的吹嘘、激动、高潮过后,回到原点,情绪也回到常态。“回”之要在于轻松,轻轻地放下,作一副若无其事、不以为然状,双手一摊,没啥,以达“不是吹嘘是谦虚”之效。
一人吹牛,过一时嘴瘾;一官吹牛,累一方民生。虽为技艺,不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