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群言堂

说事

“永远正确”之祸

刘吉同

提起八国联军,国人无不义愤填膺。烧杀抢掠,该骂。不过,别忘了,慈禧亦属当骂之列。

义和团涌入北京,是剿是抚,朝廷连续召开御前会议,太常卿袁昶说,义和团是乱民,刀枪不入是谎言。慈禧打断他说:“法术不足恃,岂人心亦不足恃乎?”(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第364页,[美]周锡瑞著)慈禧欲借义和团的“扶清灭洋”,一雪对洋人的仇恨,在一帮顽固派的聒噪下,遂下诏向各强国宣战,同时下令围攻各国驻京公使馆。日本驻华使馆书记官杉山彬外出,遇土匪出身的董福祥甘军,被一军官一刀刺死,众兵一拥上前,肢解了他的尸体,掏出脏腑而实以马矢,弃之道旁。德使克林德乘小轿前往总理衙门,途中被载澜麾下的神机营小队长章京一枪毙命。当时的情势是“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兵部尚书荣禄深谙这一点。正攻打东交民巷外使馆的分统(军阶略近旅长)张怀芝,已在城头架好了大炮,只要一声令下,各使馆瞬间就会夷为平地。然而正待射击时,他灵机一动,暂不发炮,直趋荣禄官邸请示,要荣中堂写下发炮的字据。荣不敢写,也不敢不写。张呢?你不写我便赖着不走。荣禄缠他不过,支支吾吾地说:“横竖炮声一响,里边(宫里边)是听得见的。”这让后来成为安徽巡抚的张怀芝顿时醒悟,回去后瞄准使馆后的一片空地,众炮齐发轰了一昼夜。(中国文史出版社《从晚清到民国》第263页,唐德刚著)

慈禧视国家存亡如儿戏,没有起码的国际公法意识,其愚昧无知骇人听闻。幸亏荣、张阳奉阴违耍滑头,不然后果更加严重,当然两人在后来的清算中都保住了脑袋。慈禧此举把国家推入万丈深渊,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损失为历次条约之冠,而其衍生祸害更大。1937年的日本全面侵华,就是其翻版。但慈禧却很满意:没割地。9.8亿两白银的赔偿也无所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嘛,关键是她的地位、权力都保住了。

战前气壮如牛,战后胆小如鼠,颇似街头波皮。战后列强要求清廷惩处罪犯,乃要追责她。慈禧喊来李鸿章为她擦屁股,又让李莲英给自己梳了个普通汉妇的头,换上了半新不旧的深蓝色夏布褂子和洗得有些褪色的浅蓝裤子,带着打扮成做买卖小伙计的皇帝和一帮王公大臣,学她老公咸丰当年的套路,向西安溜了,逃前还没忘把珍妃推入井中,把内政、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模式(郭嵩焘语)演绎得淋漓尽致。

闯下大祸的慈禧,却如“墨索里尼,永远有理”。战前她把主和派徐用仪、袁昶、许景澄等五大臣当汉奸杀了。战后又把主战的端郡王载漪等12人处死。死得最艰难的是刑部左侍郎赵舒翘,他被勒令自尽,吞金后一直死不了,又改服鸦片烟,仍不死。只好再进砒霜,但半夜还不断气。只得用厚纸蘸上热酒,蔽住其七窍,蔽了5次,终于死了。慈禧西逃途中又令荣禄绞杀义和团。总之,有错有罪的都是别人,老佛爷永远英明。

老佛爷堪为罪魁祸首,又颟顸至极。因此,鞭挞列强的同时,断不能忘了她。在历史正需要一个胸襟宽阔、具有国际视野和高度政治智慧的人登上大位的时候,一个极度自私、嗜权如命、翻云覆雨、心狠手辣的她却鸠占鹊巢,且长达48年!康梁这些横空出世的俊杰及其追随者,都阻挡不了她继续祸国殃民。主张改革的光绪被她收拾得生不如死,变法志士谭嗣同被她砍头。老佛爷的“永远正确”,就是国将不国,生灵涂炭!

2025-04-25 刘吉同 说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46562.html 1 3 “永远正确”之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