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0日15时,上证指数报3168.52点,当日下跌1.33%,当周跌幅为1.34%;深成指报9795.94点,当日下跌1.8%,当周跌幅为1.02%;创业板指数报1975.3点,当日下跌1.76%,当周跌幅为2.02%。
当周,市场前半周指数维持震荡格局,后半周指数走弱,市场情绪向下,指数在多重因素扰动下,存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但中长期向上的趋势没变。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了2025年投资与资产配置策略,并对未来市场作出展望与分析。从产品端来看,在低利率的环境中,“固收+”类产品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成发力重点。在资产配置上,可转债资产作为增厚业绩的资产,被多方看好,同时A股市场前景备受期待。证券业“超级航母”呼之欲出,“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获上交所审核通过。中国平安继续“扫货”国有大行,斥资1.3亿港元买入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5.05%。业内看好2025年医疗器械市场,国债资金到位,医院招标重启。固态电池行业再迎政策利好,相关产业链上市企业积极布局。“电子产品之母”站上风口,PCB赛道上市公司最新进展受关注。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的印制电路板(PCB)是各类电子元器件实现电气连接的载体,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发展是提高PCB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兴业证券认为,投资者在策略上要注意控制仓位、优化仓位,等待科技成长方向的AI硬件、应用、机器人等调整后的低吸机会。
长江证券义乌营业部的看法是,板块上,建议关注恒生互联网及其ETF,当前港股市场本身相较于A股回调更为充分,同时2025年AI下游应用有望走出来,应用端本身就是国内的强势领域,但AI应用最优质的标的并非在A股,而是港股的腾讯、小米、阿里、百度等公司,可是我们无法判断谁最后胜出,因此建议配置相关ETF。恒生互联网当前随着港股调整较为充分,AI又给他们带来额外的估值空间,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另外,虽然去年12月的CPI数据不佳,但是消费仍然是2025年政策刺激的重中之重,因此也建议低吸相关香港消费龙头公司或者港股消费相关ETF。 特约记者 杨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