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谭祉潇 文/图
本报讯 走进廿三里街道鲍寺村,村边一处绿化小景格外引人注目。绿化内,一座小房子立在鹅卵石与草坪边,墙面是景观画,与周围自然景观充分融合。事实上,这处绿化小景是鲍寺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景观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
据介绍,随着鲍寺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原先简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已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且运行年份已久,内部设备已出现不同程度老化、损坏,导致污水处理达标率也在下降。去年8月,廿三里街道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提升改造工程。新终端设施采用AAO处理工艺,对污水脱氮除磷,日处理污水能力为每天30吨,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部分指标可达一级标准,能够容纳、处理村内生活污水。同时,结合设施所在地域的环境、资源、文化等特点,对新终端设施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从“污水点”到“风景点”的华丽转身。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廿三里将加大马力,以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为抓手,不断优化辖区农村人居环境,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