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膺全国先进

日前,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获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

近年来,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以国土空间治理改革为总抓手,不断创新,全面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持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关于印发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预防项目乱占耕地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形成政府领导,资规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水利、执法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相关规定,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中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划定耕地保护任务23.4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9.64万亩。建设三级田长制,设立“耕地保护法官工作室”,与市法院通过构建“信息共享、联合宣传、专业支撑”三重机制,在耕地保护工作上精准发力。扎实开展卫片检查和森林督查,近5年来,我市土地卫片新增建设用地违法占用耕地比例均控制在1%以内。稳妥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逐图斑明确处置方式,做好耕地属性恢复工作,累计完成耕地属性恢复2.5万亩。认真开展“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谋划整治项目10个,项目区总面积13550亩,整治后形成连片耕地约1万亩。

近年来,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调查好每寸土地、规划好每寸土地、利用好每寸土地”的总目标,大力开展国土空间精准治理。全力在优化自然资源配置与加强盘活存量上做文章,近5年(2019-2023年)消化批而未供3.98万亩,完成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47万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46万亩。加快实现“寸土”变“寸金”,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一。2020年,我市深化集约节约用地工作,入选省自然资源系统践行“两山”理念典型案例。2021年,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成效较好,义乌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奖励,2022年又获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奖励。“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领跑全国案例,被评为浙江省政府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与此同时,我市以多途径强化闲置土地处置作为突破口,清理出一批涉及开竣工违约和土地闲置的企业宗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闲置土地处置方法,总结并提炼出闲置土地无偿收回、闲置时间满一年和满两年的认定、闲置原因认定、闲置土地上债权的处置、闲置土地按出让合同约定处置等5种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使国土空间资源的周转利用更加高效。2021年以来,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强制收回4宗,面积42.73亩,依合同约定收回8宗,面积406.94亩。

作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首批试点县市之一,我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总体规划方案编制中的实践路径,编制进展、深度和创新方面在全省领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双评估研究专题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系评估案例选编》;2020年3月,我市入选国土空间规划城区范围试划的试点城市,高质量完成了城区试划课题报告,对城区范围划定相关规范的出台提供了案例支撑。2021年,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试划等成果质量和工作进度得到部领导的肯定。

为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数字化智慧化治理,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建设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项目数据“一棵树”为核心,打造业务深度融合、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协同高效、数据全面共享、群众办事满意的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架构,一期成果于2023年4月正式运行,用地报批、规划审批、竣工测绘、规划核实等22大类业务已率先在网上运转。打造数字化改革应用亮点,2022年以来承担了4个省级应用场景试点。其中“地信智服”子场景试点已完成贯通并上线试运行,不动产登记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试点已完成建设方案,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应用场景已完成框架搭建,“浙地智管”用途管制县级数据仓试点已完成数据标准方案制定。围绕“优化、高效、创新”原则,2022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内设科室机构改革,按照“调查、规划、保护、利用、审批、监管”的业务流程,重新科学设置业务科室,实现自然资源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的新路子。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2024-01-0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18748.html 1 3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膺全国先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