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智能手机的微信,不少人加入了多个微信群和朋友圈,往往用很多时间沉浸在这些“群”和“圈”里,至于能否从中收获到真正的友谊和必要的知识,那就另当别论、不得而知了。有些群和圈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让人浪费时光不说,上当受骗、吵嚷不休的事儿也不少。
由微信群和朋友圈想开去,我倒想建议人们,不妨和好书建个朋友圈。这些好书,指的是人类有文字以来,那些经过斗转星移、大浪淘沙,沉淀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那些有识之士经过独特体验、认真打磨、苦苦思索写出来的深受读者欢迎的耐看读物,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知识宝典。在这个朋友圈里,可以结交到数不胜数的圣贤俊杰,他们或在历史中挺立潮头,或在当代做中流砥柱,为人类贡献智慧和力量。可以说,与这样的圈为伍,开卷有益,受益无穷。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好书的朋友圈里,你可以领略到领袖的治国之道,了解到杰出人才的成长秘籍,学到做人做事的真谛,接受到难得的智慧和思想。你可以畅游无边无际的宇宙,可以探索神秘浩瀚海洋陆地的奥秘,可以还原原始人类的生活,可以知晓数千年来人类思想演变的历史,可以预知未来世界的走向,可以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这个朋友圈里,值得仰望、深交、久处的朋友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人生阅历、思想境界、理论视野、知识储备、审美趣味性和表达艺术,岂是其他圈、群所能比肩的?
好书朋友圈里的“朋友”,多是经过历史反复筛选过滤的,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与这样的“朋友”交往,尽可以敞开心扉去和他们对话,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思索一起感悟。在这里能够找到可供自己学习的楷模,找到人生路上的志同道合者,汲取到前行路上的智慧,寻觅到生活十字路口的正确方向,增加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勇气。即便不从增长知识的角度去理解这样的交友,也能达到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充实生活的目的。不是吗?一本好的小说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境界,而一篇迷人的文章将会冲散你的焦虑,让你享受现有的时刻,忘记压力,享受放松。这样的交往是无声的,是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是根植在内心的力量、温暖与感动。
以好书作为朋友圈,需戒除“吃偏食”的习惯,增强包容性和涵养性,不断提高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有人把读书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纯娱乐型的,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即“快乐阅读”;第二层是传统型的,主要读对自己有用的书籍;第三层是史哲型的,就是读那些有重要价值的书籍;第四层是思想型的,侧重读有延展性的书籍;第五层是思维型的,即依据自我体系构建新的阅读书目。简单来说,一个人阅读的深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思想的尺度。
与微信朋友圈不同的是,好书朋友圈里的“朋友”历来是处于沉默状态的,他们绝对不会主动来找你、打扰你的,更不会不厌其烦地发送“早上好”“晚上好”之类的问候话语。他们是无比清高的,如果你不去主动交往他们,那就一辈子会与他们无缘。他们是非常被动的,如果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认真与他们交往,他们拿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舍得扑下身子,有恒心和毅力,思贤若渴地与之交往的人,才能结交到这个圈里的“朋友”,也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与好书建个朋友圈吧!百利而无一害,事半而能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