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28日,伴随着清晨第一缕曙光升起,“义乌人民广播电台”这一呼号划破长空,传遍稠州大地,开启了义乌广播事业发展新篇章。
30年乘风破浪,30年风华正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义乌广播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用真心感受生活的温暖,用声音记录时代的变迁。
奏响城市蝶变的广播强音
30年,奏响广播强音。义乌广播人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当好“兴商建市”排头兵、社会共富“吹鼓手”、传播义乌好声音“金喇叭”,为“两富”“两美”“两个样板”、两个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每天清晨,义乌广播实时转播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将中央的权威信息原汁原味传递到义乌的家家户户;每天傍晚,本土新闻栏目《义广新闻》,向全市人民播报义乌新近发生的大小事。
为再现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生动事迹,2018年,义乌广播与浙江广电集团交通之声携手创作广播连续剧《真理的味道》,打造“声音版党史”,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二十余家移动端平台展播,不到3个月时间收听人数超过百万。作品获得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
为讲好义乌市场繁荣发展的生动故事,用声音描绘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美好画卷,2002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授予“诚信”市场,记者基于这一新闻事件采写的系列报道《诚信:中国小商品城的发展基石》,荣获2002年度中国广电新闻奖广播类一等奖。
为展示“一带一路”重要成果,2017年,《义广新闻》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义乌畅想》,从进口市场培育、中欧班列线路拓展、跨境电商等方面,讲述义乌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支点城市的努力和成果以及展望,为义乌商贸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走出义乌发展义乌,广播记者持续跟踪义乌市场走出去步伐,先后采写了反映“一带一路”捷克站建设成果的广播社教专题《手机里的爸爸》、报道迪拜市场的广播消息《义乌“全球战略”取得重大突破,首个海外市场落地迪拜,将辐射中东近10亿消费者》,分别获得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2022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为优化广播内容,义乌广播探索节目碎片化进程,推出一个主持人一档微节目,如《我在义乌》《开心加油站》《原来是这样》等10余个时长1~2分钟的微节目,内容涉及人物、娱乐、科普等,让大板块碎片化、丰富化。此前,义乌广播还吸引多位嘉宾主持参与节目录制,丰富节目的多样性。
多年来,“市场开门红”“鲜花送雷锋”“暖冰箱”等公益活动都有广播主持人的身影。每到义博会、森博会等重要展会,广播主持人、记者也会穿梭在各场馆,实时连线直播展会盛况,为展会造势扩大影响,无数次现场交流,让节目与听众“零”距离。义乌广播的一次次创新与成就,都在向着品质电台、品牌电台、品位电台的目标迈进。
截至目前,义乌广播100多件作品获得全国、省、市级新闻奖或广播电视节目奖,每年在中国之声用稿60篇以上,浙江之声用稿400篇以上,连续4年获得全省广播新闻协作县级融媒体特等奖、上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强单位称号,广播广告创收连年位居全国县级台前列。
开启调频时代的“春之声”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从农业小县到全国经济强市、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用40年时间书写着一段段市场建设、经济发展的传奇故事。40多年前,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时,县广播站报道“小百货市场开业”,吹响改革“冲锋号”。1993年9月28日上午8点30分,频率为FM106.2兆赫的义乌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义乌广播进入调频广播,开启新时代的“春之声”。
“当年,随身听、车载广播已出现,广播节目也打破固定线路传输模式,得以不断创新。”资深广播人成钢告诉记者。调频广播技术迭代升级了有线广播,让音质更优美、安装维护更方便、覆盖范围更广。义乌广播还陆续在直播节目中引入热线电话、短信、微信、客户端等互动方式,增强节目互动性与可听性,极大地丰富了广播节目内容。
这些改变,更展现在节目创新中。一档从2007年开办的《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以“展示部门形象,倾听百姓呼声,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政风行风建设”为宗旨,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客直播间,与群众对话、交流,接受群众咨询、受理举报和投诉。该节目从最初仅通过电波传播音频,到如今实现网站收听、音视频直播等全媒体传播,听众通过点击义乌城市网、“爱义乌”客户端即可收听收看。截至目前,该节目已播出700余期,接听咨询、投诉电话3.5万余个,收到微信、短信留言4.5万余条,办结率达到95%以上,满意率超过93%。
今天的义乌广播,已成功培育出《新闻关键词》《非常晚高峰》《上车走吧》《955UV吧》等一系列品牌栏目,覆盖200多万收听人群、近百万辆汽车,占有义乌市场近一半收听份额。
让义乌故事飞向五湖四海
讲好义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义乌人民广播电台办台初衷。义乌是新闻富矿,在持续挖掘义乌新闻过程中,许多义乌故事也乘着全媒体发展的东风,飞入国际舞台,助力义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
2014年“义新欧”中欧班列首发,义乌广播和中国之声、浙江之声、金华电台合作,在当天的《全国新闻联播》《浙江新闻联播》等节目中播出现场报道,把发生在义乌的喜悦传递给全省乃至全国听众,广播消息《首趟“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义乌小商品“坐着”火车去欧洲》获得2014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2016年,义乌广播与中国之声并机直播《“一带一路”进行时——走进义乌》,一个小时的广播访谈节目,向全国听众全面介绍义乌拓展海外市场的情况,这期节目获得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2023年兔年即将来临之际,义乌广播和中国之声开启《兔越千里 生动中国年》首站直播,半小时时间充分呈现“义乌国际商贸城‘年味’正浓,各类包含兔子元素的新春产品琳琅满目,不少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走向世界”的喜庆局面,进一步提高义乌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义乌广播与浙江之声策划推出《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全媒体作品,在广播及新媒体各平台同时推出,让大家听到更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些故事、成就,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020年3月上送的短视频《最美印痕护士小姐姐结婚啦》,在“浙江之声”抖音号发布后获得网友767.9万点赞,国内其他平台纷纷转发,将义乌的美好故事讲给全国人民听。
义乌广播还积极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等境外传播平台输送广播新闻报道,一批讲述义乌故事的优质广播节目在海外落地。其中,和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采写的系列专题报道《义乌这座城》,201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组报道从小视角切入,用有温度的语言细腻地展现外籍新义乌人在义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更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给义乌这座内陆小城带来的变化。当一个个精彩的义乌故事被看见、被分享,义乌这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也在攀升。
如今,随着“爱义乌”客户端广播板块4.0版本上线,义乌广播节目同时入驻云听、喜马拉雅、蜻蜓等广播头部互联网平台,《原来是这样》《老兵故事会》《华健小剧场》等一批原创广播节目被搬上新媒体平台,让听众能够随时随地“知义乌、听世界”。
三十而立正青春,他们依然怀揣梦想;三十而立再出发,他们仍将脚踏实地、不断向前。义乌广播与义乌听众相依、相存、相融、共生,持续打造独特的视听盛宴,开创义乌广播事业发展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