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报道,今年,洛阳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开启“静音模式”,不搞仪式、没有合影、不再集中发放,助学款项无需本人到工会领取,而是工会通过银行统一转账,避免了对受资助学生的“打扰”,呵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洛阳各级工会共筹措助学资金1653.38万元,“悄悄”发放给7136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
短评:有的人做了好事,唯恐天下人不知,要搞隆重的仪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而有的人做好事,却不追求所谓的仪式感,只关注事情本身,一心一意把好事办好。办好事追求仪式感者,想的是自己付出后的所得,这种助人或慈善本质是一种交易。而办好事不求留名者,想的是让受助者摆脱或缓解困难,是纯真的友善表达和爱心传递。受助者的贫困、病痛也是一种隐私。在帮助他们时,要尊重他们的隐私权,而不应利用他们的困难成就资助者的“美名”。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求仪式感的捐赠,与不图留名的助困,哪种善更纯粹,更值得学习,就一目了然了。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文具盲盒因迎合未成年人的猎奇心理,渐渐成为新潮流。一些普通文具被放入盲盒后身价大涨,成为名副其实的“刺客”。未成年人冲动消费购买文具盲盒后,家长要求退费的案件频频发生。
短评: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不得向八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八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售卖盲盒,须依法取得其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因年龄特点,兴趣点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分散,给其用的文具,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不宜加入其他兴奋点,以免孩子不能专注于学习。盲盒经营模式玩的就是好奇与心跳,将这种模式用于未成年人的文具,对孩子的学习有害而无益。无良商家利欲熏心,以盲盒文具哄骗孩子钱财的行为,孩子的家长要严防,相关部门当依法严查。
近来,四川省凉山州多名“网红”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被查。这些“网红”或编助农谎话,或装穷卖惨,将假冒的大凉山农特产品销售至全国20余个省市。他们的粉丝都在百万以上。9月20日上午,凉山州举行“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新闻发布会通报称,今年,凉山州公安机关在州市场监管、宣传、网信、商务等部门密切配合下,成功侦办了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为代表的四川首例“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目前,共计抓获该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
短评:有些“网红”卖的不是货,而是“情怀”——以谎言取得网民信任后,把假冒伪劣产品贴上特产地域标签,达到骗取真金白银的目的。此类“网红”侵害的是网民的利益,败坏的是社会诚信风尚,损坏的是一个地方的声誉,既缺德又违法,当依法严惩。作为网民,也应反思:为什么会把信任与金钱轻易地给此类骗子“网红”呢?面对装穷卖惨,相关部门、平台要及时巡查、核实、纠正、惩罚,网民也应擦亮眼睛,提高辨别力,不要被骗子骗了钱还被其骂为“傻瓜”。
近日重庆警方证实,一名年轻女子骑摩托极速穿行隧道时发生事故,不幸离世。知情人称,出事的主要原因是摩托撞上了隧道中的路沿,因车速过快来不及反应。且隧道并非直线,有一个转弯。女骑手本来就对路况不熟悉,再加上隧道内灯光昏暗,视线范围有限,所以酿成悲剧。媒体报道称,逝者系一名“机车网红”,而去年10月以来,已有至少7名“机车网红”因车祸去世。
短评:无论是想在网上赚流量,还是想在线下充潇洒,以生命为代价驾摩托狂飙炸街的行为都不可取。驾驶机动车上路,就应当遵守包括道路限速等交通规则,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应有的公德与法定义务。为图一时之快而赌上生命,值得吗?同时,驾驶摩托,也应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身体弱小者驾驶重型摩托,在关键时刻容易失控,其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切不可蛮干将自己送上不归路。
四川警方日前破获了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该案犯罪团伙在老年机中植入木马病毒,通过远程操控、开通业务并删除短信,神不知鬼不觉地非法牟利上亿元。隐蔽的犯罪手法,巨大的涉案金额,令人震惊。
短评:网上针对老年人的犯罪案件提醒人们,关爱老年人,保护老年人,在做好线下传统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范来自虚拟空间对老年人利益的侵害。在老年机中植入木马病毒,这是一种有预谋有组织的源头犯罪,其犯罪链条严密且具技术含量,必须从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进行防范打击。作为相关执法部门,要抓牢产品技术标准、入市许可、使用投诉等环节,预防、打击利用木马病毒违法犯罪。作为老年人的监护人,不仅要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也要关注老人上网的安全,帮助他们识别、避开网上陷阱。一旦发现老人上网被骗要及时报警。
近日,江西乐平市人民医院开设实习生抽血窗口,引发讨论。大多数网友赞同,认为可以让患者自行选择,也能让实习生练手;也有网友表示对“实习生窗口”不太放心,甚至认为是对实习生的不尊重。
短评:医院专门开设实习生抽血窗口,目的当然是给实习生以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是希望就诊者多给他们鼓励。哪个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是从生涩的新手做起的呢?自己刚入职从业时不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别人的支持、配合甚至谅解吗?开设“实习生窗口”,其实也是树起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的包容;开设“实习生窗口”,其实也是架起一座桥梁,让新手在社会的包容中走向成熟;开设“实习生窗口”,其实也是在传递一种互助友善的文化。每一个人的进步,都需要他人的扶持,把昔日自己获得帮助的正能量传递给正在成长的新手,正是互助友善文化的传承。至于担心开设“实习生窗口”是“对实习生不尊重”,其实是多余的。到“实习生窗口”来抽血的行为,已无声地表达了对实习生的支持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