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45连版)

做学生的“引路者”和“同行人”

彭玉玲,现任教于佛堂镇第二小学,来自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自2006年入职至今已有17年教龄。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敬业精神,来自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的彭玉玲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从教生涯中,她一直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践行着自己“不让一只羔羊迷路”的教育理想。

默默关注孩子需求,在孩子需要时第一时间出现,这是彭玉玲一直坚持的准则:下雨天,孩子的鞋湿了,她马上帮他们烘干;孩子心情不好时,她耐着性子倾听、了解其情绪;学习跟不上进度,她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带他寻找对策……十几年来,彭玉玲始终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孩子们一提起彭老师,语气中总少不了欢呼雀跃。

一次,彭玉玲班级中转进来一名新同学。当天放学,她就做了一次家访,从家访中,她了解到这个孩子因为父母失和,常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家访回来,她的心情格外沉重,思索着该如何让这个孩子重新笑着面对生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彭玉玲对这名学生格外关爱,但是关爱并没有把他从家庭的阴影中拉出来,直到小学毕业那天,她仍然清晰地看到他心中的那座冰山还在。

这件事引发了彭玉玲的思考:为什么我一直如此关爱他,他仍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为此,她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在阅读中,她发现光爱孩子还不够,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而要收获这种爱孩子的能力,光靠自己看书是不够的,她意识到学习儿童心理的重要性。而后,彭玉玲抓住一切可学习的机会,常常在假期自费去参加各种培训,并于2016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无独有偶,2016年,彭玉玲班里又出现了一个极度叛逆、情绪管理极差的男生。此时拥有专业知识的她,和孩子家长一起,用了一年时间,陪伴孩子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小学毕业时,孩子性格明显转好,人也变得阳光灿烂。

在做这两个孩子工作的过程中,彭玉玲看到一个新的思考点——要呼吁家长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2017年,彭玉玲主动找到学校领导,希望利用个人时间,在学校开设家长学校,定时举办“家长讲堂”。一开始,参与的家长并不多,但她并不灰心。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起,愿意参加“家长课堂”的家长越来越多,随着“家长课堂”成员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孩子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高。

在“不让一只羔羊迷路”的教育理想激励下,接下来,彭玉玲将继续默默守护学校的一只只“小羔羊”,努力学习,积极创新,为“小羔羊”们开辟出一片片“绿洲”……

2023-09-0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82753.html 1 3 做学生的“引路者”和“同行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