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我们给您带来了粽子,今天来家里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解决的?”
“朱爷爷,给您代买的降压药,我放在桌上了,这个药一天吃一片,饭后半小时吃……”
连日来,义乌市助联体集中开展了“敲门问需求 服务暖人心”活动,针对各镇街当前在册的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等,集中开展“敲门问需求”工作,将温暖送给有需要的人。
点亮微心愿 助老人圆梦
“你们隔两天就来看我,真贴心。”83岁高龄的龚景昌爷爷是一位独居老人,也是城西街道助联体服务站的特别关注对象之一。社工敲开老人家门时,总会反复叮嘱老人注意居家安全,看到老人生活起居无恙后,还会和老人们唠会儿家常。
一次次的上门关心走访,让老人和社工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在这次“敲门问需求”工作中,龚爷爷表达了希望安装数字电视来排解晚年孤独的心愿。社工将老人的需求以微心愿的形式发布出来,一经发布就由爱心企业——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义乌城西支行认领了。
为老人购置机顶盒、办理电话卡、安装数字电视……社工一趟趟上门为老人圆梦。看着助联体的社工帮助自己安装上了心心念念的数字电视,龚爷爷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握着社工的手一个劲地感谢。“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您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工作人员会随时上门。”社工耐心告诉龚爷爷。
帮助龚爷爷圆梦是助联体在“弱有所扶”工作中的个案。送医送药、代购代办、照料关爱……连日来,各镇街助联体服务站的社工全面详实了解困难群众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所盼所需,按照“一户一清单”的要求,分类汇总形成“困难需求清单”。截至目前,已完成3222户探访,收集2745份需求,服务内容主要涵盖家政服务类、日常探访类等方面。
幸福来敲门 入户献真情
如今,越来越多的受助群众将“敲门问需求 服务暖人心”工作称之为“幸福来敲门”。全市各助联体服务站的社工联合志愿者,紧扣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采取“点对点”的敲门方式,敲开独居、孤寡老人以及残障人士的家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每逢节日送去一些关心慰问。助联体服务站的社工逐渐成为独居、孤寡老人心中最亲近、最放心的存在。
通过这轻轻的一“敲”,“敲”出了人间真善美,“敲”出了浓浓人间情,“敲”出了文明新风尚。“现在我们每次去,服务对象都很高兴,帮他们解决难题后,他们还经常握着我们的手说谢谢。”受助者的信任也给了助联体的社工更多前行的力量。
据了解,助联体旨在建立“困难需求排摸发布、爱心资源支持、帮扶项目执行”的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凝聚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是浙江省“1+8+x”大救助体系中“x”(指多元力量参与)的深化和升级。当前,我市已建设完成市助联体服务中心,实现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和村(居、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全覆盖。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义乌市助联体将对照“困难需求清单”,系统分析救助帮扶可行性,梳理已开展或准备开展的公益创投、社工服务、慈善救助等有关项目,逐步补充完善“社会帮扶清单”,依托市、镇街和村社三级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统筹救助帮扶资源,通过连接慈善、志愿者、爱心企业和个人等社会资源,实施综合帮扶。进一步做到关口前移主动发现,统筹资源联动帮扶,集中解决一批困难群众呼声较高、急难愁盼的问题,有效提升社会救助的可感可及度。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