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王佳丽 文/摄
璀璨的华夏文明中,独特的玉文化被视为珍宝,并在数千年间打磨、传承,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古人云:“太平盛世兴珠宝。”在如今繁荣稳定的年代里,爱玉的传统在国人心中扎根,人们对翡翠的喜爱日益浓郁,并逐渐兴起了翡翠文化热潮。
6月初,笔者拜访了翡翠藏家叶丽燕,只见晶莹剔透的翡翠饰品整齐摆放,在灯光照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翡翠手镯细心赏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翡翠是一种硬玉,许多人喜欢却不敢轻易入手,我曾经也是这么过来的,但只要多看、多学、多鉴别,就能积累经验,了解翡翠的精髓。”叶丽燕表示。
时光沉淀出精美的玉石
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翡翠文化在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沉淀中应运而生。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有一种说法,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的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早些年不懂翡翠,很容易买到价值一般的品种,但时间久了高下立判。”叶丽燕说。1998年,为母亲庆祝50岁生日时,她送了母亲一只翡翠手镯,花了1400多元。“买这只手镯时,我特意请了行家鉴定,自己也学了一点门道,经过时间的沉淀,如今这只翡翠手镯价值已高达十五六万。”叶丽燕说,但当时,因不懂如何鉴定翡翠,她在保联东街花1200多元给自己买了一只翡翠手镯,如今这只手镯仅值三四千元。
浅紫罗兰底,飘蓝花,圆条,色泽晶莹剔透……这只价值不菲的翡翠手镯端正地摆放在柜子里,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高贵而典雅。“这只手镯虽是老款式,但属于老坑种,种水纯透,光感极强,内里结构细腻完整,在时间的沉淀下,保养得越好,价值也越高。”叶丽燕表示。
在学习中提升翡翠鉴赏能力
老话说得好,内行看种头,外行看色泽。叶丽燕认为,良性的翡翠审美需要建立在长期鉴赏高货翡翠的前提之上,只有好翡翠看多了,才能迅速判断一块翡翠的种水高低和颜色优劣。
据了解,翡翠根据种水从低到高可分为豆种、糯种、糯冰种、冰种、高冰种、冰玻种、玻璃种。内行人通过翡翠的种水来判断翡翠的品质,翡翠的种就分为老坑种和新坑种。老坑翡翠纯净度高,色泽清透,比较耐看,新坑翡翠色泽浮于表面,看起来比较嫩。叶丽燕拿出了两块区别较明显的翡翠,其中一块平安扣挂件为新坑种,种属于豆和糯之间,且不够水,颜色不耐看,时间久了容易变淡;另一块挂件为老坑种,相比平安扣,色泽更透亮。“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翡翠的鉴别方式专业又直接。”
叶丽燕保存了一块翡翠原石,天然的原石颜色均匀透亮,皮壳上的颜色饱满,在强光下,其色调艳丽,绿色的走向清楚有规律。“原石的品质决定翡翠的质地。”叶丽燕说,一块原石需要经过切片、描图、雕刻、抛光后,才能制作出一块美丽夺目的翡翠成品。
“不过,同一块原石的不同部位,制作出的翡翠品质也不一样。”叶丽燕拿出了两块挂件,它们来自同一块原石,但观察发现,在色泽、质地方面,两者区别明显。
翡翠价值的高低也与翡翠成品的制作方式有关,以金枝玉叶挂件为例,好的叶子吊坠,叶张一定是饱满圆润的,线条勾勒清晰,坠身曲线优雅,把叶子茂盛生长的美态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勾勒出来,整块吊坠种水色泽俱佳,高冰种的叶张表面没有镶嵌任何装饰,在光线照射下晶莹剔透。而另一块由白金钻石底托镶嵌而成的挂件,即便是玻璃种,但因过于单薄,且经过额外镶嵌,价值相对低一些。
翡翠收藏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翡翠作为非常珍贵的珠宝,有很强的保值功能,为此,许多人把翡翠作为自己收藏的目标。“收藏翡翠要避免收到假货,不仅不保值,还浪费钱。”叶丽燕说。许多懂行的人都知道,翡翠分为A货、B货、C货三种,A货是指天然生成的翡翠,从未使用任何化学、辐照的方法改变其内部结构;B货指通过酸洗漂白注胶处理的翡翠成品;C货指经过染色处理的人工高仿翡翠,一般用树脂制作,没结构没光泽。
在挑选翡翠时,有句行话叫“一种二色三工艺,手镯看种,挂件看色”。可见,种、色、工艺是选择翡翠最基本的三大要素,其次是大小、重量、均度、净度、柳裂及美观感。“种好遮三丑。”叶丽燕认为,在翡翠种较好的前提下,再判断水头、颜色及工艺等,以选取精致独特的翡翠。
“玉器是一种传承的物件,升值空间较大,相比奢侈品,我更喜欢有价值的艺术品。”叶丽燕说。在她的藏品中,两串极具特色的翡翠串珠格外引人注意,其中一串翡翠串珠色泽较浅,为糯种翡翠,而另一串颜色较绿,光泽度高,为冰种翡翠,均为老坑种。“翡翠串珠并不多见,较年长的女性喜欢将其搭配旗袍佩戴,或绕在手上当手链。”叶丽燕介绍。
进入收藏行业17年,叶丽燕对翡翠的热爱有增无减。在收藏的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彼此交谈中不仅增进对翡翠的了解,更有了君子之交。从不懂翡翠到善于鉴赏翡翠,从错买翡翠到收藏精品翡翠,叶丽燕在玩翡翠的过程中练就一颗能静的心,在高雅脱俗中养成了沉稳内敛、温润纯净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