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群言堂

清明时节说“清明”

陈思炳

清明节将至,千家万户又该祭拜祖先、悼念逝者。祭奠先人,寄托哀思,既是民族习俗,也是人之常情。然而,祭奠时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封建迷信活动和个别领导干部在清明节时的不清廉现象,却给明媚的春天添了浑浊、腐朽之气,让清明节变得不“清”也不“明”了。

近年来,清明祭品花样翻新,除了传统的烧香、烧冥币、献祭品,还有西装、手表、彩电、洗衣机、冰箱、摩托车,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新品种——轿车、手机、电脑……甚至还有人在扫墓时烧化“小姐”给先人当“二奶”,生者竟然把自己的非分之想强加到亡灵身上,让人闻到一股扑鼻的腐朽气味。

同时,祭品的泛滥又助长了各式各样的迷信“产业”,算命、看相、观风水,买卖各种冥品的不法商贩生意异常火爆。后人借献“祭品”相互攀比摆阔。更有些领导干部为显示自己的派头,携妻带子坐着公车风光数百里到祖坟前“潇洒走一回”,以此光宗耀祖。亦有借缅怀先祖之名用公款、公车游山玩水,会亲访友,大吃大喝。

祭奠祖先之时,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大肆铺张浪费,摆富斗阔,甚至以权谋私,这些做法不仅背离了扫墓祭祖寄哀思的初衷,而且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此风不可长!

清明扫墓,古时称之为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坚持传统的习俗无可厚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祭奠方式也应与时俱进,赋予崭新的形式和健康的内涵。笔者以为,清明节应该更多地强调对先辈的怀念和哀思,摒弃陈规陋习,提倡节俭、文明、科学的祭祀方式。比如在坟墓前插上一束鲜花,或栽上一棵绿树,既庄重节约又绿化环境。尤其是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生活的出现和电脑的普及,可以到网上祭祖,进行在线点烛、点歌、留言祭祖。总之,只要能寄托你对先人的怀念哀思之情,就是彰显了自身至纯至真的孝道。

清明又至,希望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文明祭祖,自觉远离封建迷信,防火防疫,让清明节真正变得既“清”又“明”。

2022-04-01 陈思炳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18371.html 1 3 清明时节说“清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