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布了一张“愿MU5735航班的亲人平安回家”的海报,后面却附上了楼盘案名、电话、地址。还有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借此次空难推销保险产品。这些蹭热度的做法引发了广大网友愤怒。
短评:空难吞噬了鲜活的生命,给亲人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巨大的伤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而个别人,面对如此惨烈的空难,没有真正的同情,更没有对同胞的安慰,眼睛盯着的却只有金钱。把同胞的死难,当作自己发财的商机,可耻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道应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道,而不是突破做人底线的歪门邪道。一个没有底线的商家,不值得信任。以别人苦难作卖点的奸商蹭热度,换不来利润,招来的只能是唾骂!面对空难,如有可能,请给逝者以尊重,请给家属以安慰,请给善后以帮助,这才是做人的正道。
目前,一些网上直播间以低价售卖“工厂直销”商品吸引买家。不少买家以为“工厂直销”的货物美价廉,便下单订购,而上当受骗者不在少数。
短评:咱们常人所理解的工厂直销,就是生产厂家自己直接销售产品,省去了中间商,销售成本自然要低,价格也随之而降。另外,生产厂家对自己的产品最了解,产品质量和售后三包更有保障。然而,这一切想法都是建立在是真正的工厂直销的基础之上的。而虚假的工厂直销,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从别处批发来商品销售赚取中间差价的。有的虚假工厂直销,甚至通过装饰直播间环境以让买家相信是工厂直销。对于是否属于工厂直销,平台是负有审核责任的。买家若遇工厂直销,除了从价格、质量等方面进行甄别外,还可以查看平台认证,与卖家约定售后服务,以明确责任的方式增加对方违约的代价,避免被骗遭受损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违纪违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将被纳入“黑名单”。
短评:不限专业,不设门槛,零基础,包考试通过拿证,这是不少培训机构对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者抛出的诱饵。培训机构还会描绘出获得证书后可以躺赚高收入的美好前景。其实,冷静地想一想,这么容易就能掌握的技能,有多少就业竞争优势呢?起点这么低的学习,获得的技能又能有多少价值,怎么可能获得高收入呢?对那些以发证为手段、以骗学费为目的培训机构的谎言,要多一分冷静,因为世界上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没有捷径,请远离这些吸金的培训机构。如果你已经被骗了,请向人社部门举报。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司法解释第一条开宗明义,直接宣告包括“收货人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等屡禁不绝的“霸王条款”无效。
短评:有些电商虽然承诺商品质量不符合约定免费退货,但是同时给买家布下了一个局:收货人要验货就得先签收;如果签收商品就意味着认可商品质量符合约定。其实,商家的这个逻辑公式就是签收就不能退货。这是典型的霸王条款。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各级法院在审理相应案件时应当遵照执行。如果你再遇到奸商布下的签收就不能退货的局,就不妨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给奸商一个教训,坚决依法维权,告他去!
自全国推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督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头盔以来,大多数电动车驾驶人佩戴了头盔。但是,新华社记者发现,骑车人佩戴的这些头盔虽然外形差不多,质量却良莠不齐。在山西太原市相关销售市场及网购平台上,在售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价格天差地别,最便宜的仅需3.9元,贵的达到数百元。在测试和已发生的事故中,廉价劣质头盔不仅没有起到保护驾驶人的作用,其碎片反而刺伤了驾驶人的眼睛,造成了二次伤害。
短评:驾驶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已成了大多数人的自觉选择,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把佩戴安全头盔当作累赘,虽然也戴了,只不过是为应付交警检查,所以,在购买头盔时,能省则省,尽量买便宜的。殊不知,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规律,也适用于头盔。买便宜的头盔能省钱,可是,这玩意费命呀!有关部门也应加强检查,对制造、销售不合格头盔者依法予以打击,因为这些无良厂商与其说是在经营安全装备,倒不如说是在制造安全隐患。对这种赚昧心钱的奸商,不妨罚到其倾家荡产!当然,消费者在购买头盔时,也不要陷入“贵就是好”的误区。有关部门也应打击以劣充好的暴利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