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绣湖

◆风物人情

春晨鸟鸣

刘会然

凌晨,一串串脆鸣,从窗棂闯进卧室,昂头望窗,只见一只云雀在窗台上抖动着翅羽,一声紧一声的脆鸣,从它那小巧的嘴角汩汩流出。起身,推开茶色玻璃窗,云雀剪动翅膀窜入云间,这才发觉多日来的冻风淫雨悄然远遁,天边竟然露出了早春的玫瑰红。

凝视碧蓝的天空,突然遥想起,江南赣中老家的春晨,肯定又是鸟的殿堂:黄莺婉转,春燕呢喃,云雀脆鸣,喜鹊叽喳……鸟儿们在树间鸣啾,时而婉转悠扬,时而高亢嘹亮,给早春洒落一地的欢歌。

俗话说,鸟语花香。记得小时候,还在春寒料峭时,木槿就争着醒来,杏花竞相绽叶,蔷薇抢先擎苞。春来江南草木欢。鸟儿呢,更是经受不住春色的撩拨,急促地秀出圆润的歌喉,用嘹亮的啼鸣,应和着潺潺溪水,明媚着田畴和人家。

古人云:“以鸟鸣春。”只有听到鸟的鸣叫,春天才真正来临。鸟鸣是春天最显赫的名片。缺少鸟鸣的春天是不可想象的,犹如夏天缺少荷花,秋天缺少丹桂,冬天缺少雪花。纪伯伦说:“鸟是春天的信使。”春天是鸟儿们从寒冬的冰窖中迎接出来的。

“鸟儿来了,春天就到了,辛勤的鸟儿,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把春天驮回来的哦!”小时候,每到春天,外祖母都会对我们絮叨这句话。

我家房屋东面,有一株高大的乌桕和一排整齐的木槿。这株乌桕的三股枝杈,宛如三根手指斜着探入苍穹。那排木槿树,像一对婀娜多姿的年轻女郎。高大茂盛的乌桕,成了鸟栖息的天堂。茂盛的木槿,成了鸟摇曳的秋千。清晨,各种鸟儿云集乌桕树上,引吭高歌,唱响黎明。乌桕树活像鸟的赛歌台。此起彼伏的鸟鸣声穿透巷弄,钻进门窗,溜进厅堂,成了我们家的天籁。父母亲在鸟鸣中早起,去菜园摘菜,或去田畴拔草。我们在鸟鸣中洗漱,在鸟鸣中上学。外祖母在鸟鸣声中缝缝补补,似乎把鸟鸣声也缝进补丁里。所以,哪怕是最简朴陈旧的衣裤,我们也异常珍惜。

年少时,最怕寒冬,缺衣少食的农家娃,谁会喜欢漫长的冬季?只要天空一放晴,我们就欢呼雀跃,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听到我们歇斯底里的呼喊,外祖母就会冷静地提醒我们,乌桕上有了鸟鸣声吗?我们就比赛般跑到乌桕树下。我们张耳谛听,可是整个乌桕树一片冷寂,只有枯瘦的枝杈在风中呜咽。没有鸟鸣的乌桕树,甩给我们的只是枯萎与单调。

终于,在某个早春的清晨,在睡梦中,有鸟鸣闯入梦乡。我们以为是做梦。外祖母迫不及待叫醒慵懒的我们:听,鸟鸣,乌桕树上有鸟鸣啦。我们屏气细听,果然有叽叽喳喳之声。我们火急火燎穿好衣服,奔向乌桕树下。曦光中,乌桕树上站满了各种各样的鸟:喜鹊、黄莺、斑鸠、麻雀……鸟声如雨丝,飘拂在枝叶间。沐浴在鸟鸣声中,我们全身好似裹着和煦的外套。

这时,父亲也会笑眯眯地走到乌桕树下,眺望东方的田园和群山。此时的田园,浅草泛着绿光,土壤哈欠伸腰。群山也褪去了枯黄,跃跃欲试展示浅绿的枝丫。母亲呢,早早把老黑牛牵出来,拴在乌桕树下的草坪里。经历了一个寒冬的老黑牛,皮毛疲塌得不成样子。母亲说,也该让老黑牛晒晒新鲜的阳光了。外祖母端来一盘又一盘菜籽,端坐在乌桕树下,把那些败坏发霉的孬种一一挑出来,把鲜亮饱满的良种颗颗留下来,准备撒播到菜园里去。

时不时,鸟儿在乌桕在枝丫间跳跃着,宛如一道道迅捷的光芒。农家晨炊的烟雾袅袅升起,在空中飘来拂去。烟雾时不时飘飞到乌桕树间时,鸟儿们东躲西藏,忽高忽低,像在玩捉迷藏。急遽的鸣叫,把土地里的虫子都吵醒了。一只只虫子,拱破地皮,从草间爬出来,探头探脑,打量新世界。

春晨,谛听鸟鸣,恍惚间,村里村外,枯萎换新装,处处泛春光。

2022-02-28 刘会然 ◆风物人情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07083.html 1 3 春晨鸟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