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海14+7规定加码了!

1月24日下午,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第111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赵海波,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邬惊雷表示,从目前来看,上海无论从医护力量配备、场所力量配备以及物资装备的配备,目前都是充足的,请上海市民们放心。

春节马上要到了,有星星相伴的春节,上海人该怎么过?

在会上,邬惊雷这样建议:

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建议对上海市民来讲“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鼓励大家在上海过春节,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

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暂缓来沪返沪,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后方可来沪返沪。

所有已抵沪的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12小时之内,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宾馆)报告。将根据其出发地和途经地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当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4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第1、4、7、14天)。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第1、14天)。

上海“14+7”新规加码,1月25日零时起施行,至3月31日24时止。

曾群介绍,本市进一步完善入境人员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的7天健康监测管理服务。

入境目的地为本市的人员,在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如在本市有固定居住地且满足居家健康监测条件(“一人一户”或“一家一户”)的,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其间,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及同住人“非必要不外出”。因生病就医等特殊情况确需外出的,安排专用车辆闭环转送。

入境目的地为本市、但无固定居住地或不满足居家健康监测条件,或入境目的地为外省市但需在沪停留的人员,在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入住指定健康监测酒店落实7天健康监测,“一人一间(套)”或“一家一间(套)”。其间原则上不得离开房间,由酒店提供餐食、外卖、包裹等转送服务。因生病就医等特殊情况确需外出的,安排专用车辆闭环转送。

入境人员解除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时,由专用车辆闭环转送至居家健康监测地或指定健康监测酒店。严格落实每日早晚2次体温监测和个人健康状况监测。在健康监测的第2天、第7天,由专用车辆闭环转送至指定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或由医务人员上门采样。相关人员如健康监测期满,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无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由所在社区或指定酒店解除健康监测。

健康监测期间,入境人员及同住人如未履行相应义务或违反规定,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依规采取惩戒措施,严肃追责。

说到防疫,“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上海最新提出的“防疫四部曲”是什么?

孙晓冬表示,市民要坚持做好“防疫四部曲”,两年以来市民时刻保持防护意识,做好防护工作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具体来看:

一个“要加强”

加强个人防护,时刻保持防护意识,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防护措施。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朋友,要积极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人员,及时接种加强针。

两个“非必要”

非必要不出沪,非必要不举办年会活动。除返乡探亲、必要公务等以外,非必要不离沪,旅途当中人群大量流动聚集,难免有风险。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减少非必要的聚集聚会,聚餐时控制人数。

三个“需主动”

主动报告、主动检测、主动就诊。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沪人员要提前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报备,主动进行核酸检测,配合完成隔离管控等疫情防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关人员接触史。

四个“应注意”

乘坐交通工具、电梯时注意规范佩戴口罩;办公场所内注意开窗通风,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长;快递收取注意清洗双手,推荐通过快递柜或无接触方式收取快递;冬日出行注意防寒保暖,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适当增添衣物,管好口鼻防感冒。

每一个人都要牢记“防疫四部曲”,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平安健康迎接新年!

据《新民晚报》

2022-01-2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98100.html 1 3 上海14+7规定加码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