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群言堂

为权力“去势”

陈鲁民

为权力“去势”,换言之,让权势“分家”。别误会了,不是司马迁的那种去势,而是让权力与势力分离,权力与势力离婚,与势力绝缘,这也是对掌权者的一种爱护。

无论古今中外,一个人若被大伙称为“有权有势”,可不是什么好话。其代名词就可能是权臣,贪官,土皇帝,小国之君,某某一霸等。会让我们不由想到古代的梁冀,蔡京,高俅,秦桧,严嵩,刘瑾,鳌拜,和珅;今天的周永康,徐才厚,刘志军,郑筱萸,赖小民,苏荣等。他们个个都是官高势大,威风八面,走到哪里都是地动山摇,跺跺脚就会引发地震。当然也干了不少仗势欺人,仗势作恶的坏事。

有权,不论是人事权,审批权,决策权,否决权,仲裁权,还是工程发包权,产品定价权,采购拍板权,税收减免权,贷款发放权,资金审核权等,都很重要,含金量很高。自然也都会被很多人觊觎,想分一杯羹,从中渔利,于是就会争着向权力献媚,找权力做靠山,依附权力这棵大树。因而,那些有权者,就会同时很有势力,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威风凛凛,一呼百应。行则前呼后拥,横冲直撞;静则不怒自威,众人噤声;想收拾谁就收拾谁,想咋干就咋干,无法无天,恣意妄为。

权与势是天然盟友。权是树,势是藤;权是水,势是鱼。权与势会不由自主地自发往一块儿凑,会互相吸引,互为依托,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权加上势就如虎添翼,能干成想干的一切事,包括好事坏事,漂亮事与丑事。甚至可以置法律于不顾,因为在权的势力范围内,权的话就是圣旨,就是王法。政府或执政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制止及监督权势的互相勾结,要及时地拆散它们,让它们各得其所。

权力从哪里来?是人民给的,各级官员都是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但势力可不是人民给的,而是某些官员利用权力寻租的结果。给你权是让你干正事,但权一和势结合就会干邪事。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有的官职位很高,却没有什么势力,因为他洁身自好,高风亮节,不愿和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和事搅在一起,不愿意利用职权干那些违规违纪的事。有的官品级很低,但却很有势力,因为他善于利用权力去结交三教九流,不择手段地扩张势力,利用权势来谋私渔利,为非作歹。

可以这样说,一个有权的人若还有干不成的事,那就应该祝贺他,他尚在安全线以内,没有违法越界之行;反之,一个有权者若没有干不成的事,先别得意,他已经危险了,可能很快就会出事了。

打破权势勾结,是限制权力,制约权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因而,一个有权的官员,要常思贪欲之祸,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要做官不像官,保持平常心;有权不揽势,不做大老爷;用权有节制,谨慎再谨慎。如是,才可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不做权势的奴隶。

有人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不当官则已,当官肯定是贪官;有人信奉“掌权没有势,做官没意思”,做官就必然是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随着社会进步,改革深入,这两种人肯定会越来越没有出路,早晚会被时代淘汰。

为权力“去势”,让权势分家,是合理行政反腐倡廉的关键之举,也是建设民主文明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无疑乃今天的当务之急。

2021-09-11 陈鲁民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55456.html 1 3 为权力“去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