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开学,有两件事入了光洲的法眼。一件事是有人向北京市政府建议“禁止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相关信息”。另一件事是北京市实行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不同的人对这两则新闻会有不同的解读,能联系起来解读的人可能不多。心怀公平正义悲天悯人的光洲把这两则新闻放在一起分析,分明听到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呼吁,正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发出回响: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追求的是教育的公平,就是不以出身贵贱作为分类标准,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为在孔子施行这一主张前,只有贵族出身的人才可以接受教育,而平民则要被挡在学堂门外。孔子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体制,施行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使平民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对教育事业乃至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不知从何时开始,入学信息填报,对新入幼儿园小朋友或新入学中小学生父母的信息进行过度收集。父母从事什么职业要填,担任什么职务要填,有的甚至要填家庭收入。父母的金钱地位与教学教育有必然联系吗?在个别权钱名色可以互换的人眼里,官员、富豪、平民的子女,利用价值会一样吗?过度收集幼儿、学生父母的信息,显然是想和有教无类对着干嘛!
北京市教委对“禁止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相关信息”建议的回复称:
经核实,非常感谢您的建议,一是市教委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二是该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严格保密,不对普通老师公布。
看看!政府对有教无类是何等的重视!
中小学就近入学,是保障教育公平、体现有教无类的一项好制度。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近入学政策直接催生出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词——学区房。教学质量好的中小学学区房价,对于工薪族来讲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价。除了托祖上福世居好学区的人家,学区以外人家的孩子要入好学校,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荷包里的银子。富豪买学区房如买白菜,孩子可以轻松进入好学校。中产家庭倾尽所有,甚至贷款买下学区蜗居,泣血告子曰:家里培养你多不容易,汝当努力!汝当中状元!背负着道义之债,孩子这学上得多沉重!至于刚能顾得了温饱的普通工薪族,学区房是可以看的,不是可以住的;好学校是可以做梦想的,不是可以上的。有教无类,被学区房摁在地上任意摩擦!
又然而,下有对策,上有新政策。政府又来为有教无类撑腰了。今秋开学起,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行学校之间的校长教师轮岗。轮岗对象为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长、教师。让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和优秀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同的学校流动起来,以教育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公平,这无疑是一项好政策,有望减轻学区房对有教无类的欺负。在此前小范围试行时,一些猖狂的二手学区房房价大幅跳水,有教无类的曙光似乎要显现了。
然又而,校长教师轮岗现在只是试行,一些隐性的矛盾会不断浮出水面,对参与轮岗干部教师的保障措施也需要逐步完善。实现有教无类,需要综合施策,全社会努力,不可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
两千多年来,有教无类始终是一个美好的目标,社会一直在接近它,却从未完全达到它。因为不同时代的有教无类,要解决不同的矛盾。孔子施行有教无类,打破的是出身不平等造成的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我们现在反对收集学生父母职务信息,警惕的是出身不同对有教无类的伤害;试行校长教师轮岗,破除的是地域、贫穷给有教无类戴上的枷锁。说到底,滥用的权和钱,乃有教无类之大敌。
光洲提醒当代教育改革者:牢记有教无类,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