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群言堂

“口嗨”的代价

陈鲁民

近来,轶事迭出,颇为热闹,至少有两个文体名人因为“口嗨”而付出了沉痛代价。一个歌手因自认网上曝光内容是“口嗨”,名声受损,不得已退出演艺圈;一个教练因酒后胡说,信口开河,丢了执教足球的饭碗。还有一个非名人的安徽蚌埠老板娘,则因狗仗人势,“口嗨”欺人,被口诛笔伐,千夫所指。

“口嗨”,网络流行词,其实就是吹牛,胡说八道,满嘴放炮,嘴上没个把门的。或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却不能履行承诺;或光说不练,说到做不到;或夸大其词,无中生有,就图一个嘴上痛快。这种人也常常被吐槽为“口嗨狗”。

“口嗨”,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但无论古今,都是有代价的。你嗨的每一句大话,都要最后自己买单。你嗨的每一句诳语,都是要被拿来打脸的。

1812年,拿破仑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狂妄之极,“口嗨”“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随军记者马上把消息送回巴黎,上了各报头条。可没过多久,他就兵败莫斯科,几乎全军覆没,只带着数千人逃回法国。“大跃进”闹到最后,大家比着放卫星,实际上就是在比“口嗨”了,可最后呢,牛皮吹破,粮食却没吹出来,导致很多人饿肚子。

有个传统相声《比吹牛》,两人比“口嗨”,一个说我貌比潘安,一个说我颜赛宋玉;一个说我才高八斗,一个说我学富五车;一个说我腰缠万贯,一个说我富可敌国;一个说我高如泰山,一个说我头顶月亮。最后一位吹道“我上嘴唇顶天,下嘴唇挨地”,另一位就问他:“那你的脸呢?”“我不要脸了!”这算抓住“口嗨”者的重要特征,他们都是不要脸的。

一般来说,破落户爱嗨自己祖上阔,肾虚的人爱嗨自己“一夜三次”,不学无术者爱嗨自己多有学问,一事无成者爱嗨“当年勇”,虚荣浮夸者爱嗨“我的朋友胡适之”,骗子爱嗨自己是某高官的儿子、快婿,实在搭不上边的,爱嗨自己认识某某高层,过从甚密。最可笑者,有林姓者吹嘘自己是北宋以“梅妻鹤子”著称的诗人林逋之后,时人写诗歌讥讽说:“和靖当年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自是闲花草,不是孤山梅树枝。”

《艾子后语》记,赵国有个方士,艾子问他“贵庚?”方士说:“要问我多大岁数,我都记不得了。只记得我当孩童时,去看伏羲画八卦,见他蛇身人首,我因受惊吓得了病,还多亏伏羲亲自给我医治,才没死去。后来,西王母请我赴宴,我因饮酒过多而一直沉醉至今。”不久,赵王摔伤了肋骨。医生说:“须千年血竭搽抹能治。”艾子说:“有个方士,已逾千岁,可把他杀了取血治伤。”赵王派人把方士捉来,他吓坏了,哭着说:“那天家父过五十岁生日,我喝醉了就胡编乱造吹开了牛,实在没活千岁啊。”赵王大怒……后来结果如何,这里也姑且留个悬念,让那些爱“口嗨”者自己去琢磨吧。

2021-09-03 陈鲁民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75491.html 1 3 “口嗨”的代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