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吴溶泗:义乌大地上壮烈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沧桑岁月,旧痕犹在。英雄的故事,穿越时空,价值永恒,流传至今。 在北苑街道前洪村村口,印有“红色英雄村”的石碑赫然醒目。这片具有悠久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热土,曾涌现出一批革命者,成为革命活动的中流砥柱。面对生与死、舍与得,他们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赴汤蹈火,英勇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吴溶泗(1899-1930,又名吴溶细)在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义乌县委委员、书记。出生于前洪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农村凋敝、农民贫苦的现状,让年少的吴溶泗深刻了解旧社会的腐朽和苦难。有人说,什么是革命?革命就要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革命就要主张大多数人的利益。当中国革命的至暗时刻发出了黎明前的一抹曙光,吴溶泗坚定走上革命道路,用生命去捍卫共产主义信仰。

▢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文/摄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初夏的前洪村满目葱茏,花繁草长。中共义乌县委交通联络站旧址静静矗立在村中央。旧址的“前身”曾是一间杂货铺,屋前的小巷幽静且宽敞。站在旧址前,斑驳的砖石墙仿佛诉说着那段沧桑的峥嵘岁月。

这间只有一层楼高的杂货铺,成为当时信息交流的重要枢纽。杂货铺的主人正是吴溶泗。据吴溶泗的孙子吴济山回忆,他的爷爷在前洪村里开了这家杂货铺,那时候还兼卖烧饼和马蹄酥。杂货铺位置正好在义乌至浦江的路旁,交通便利,车来人往、好不热闹。闲暇之时,吴溶泗与好友吴溶品在杂货铺谈天说地,在这方小小天地里,他们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步萌发革命救国的理想信念。

1927年3月,吴溶品和吴溶泗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吴溶品担任会长(注:资料依据源自前洪村志),从此点燃农民运动的火种。在他们的强烈号召下,一时间,前洪村有300余人自愿加入农民协会,以保卫农会和农民的利益,农民运动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前洪村农民协会人多且团结,使沉寂的农村出现了新的希望,关于这个农协的故事很快传遍义乌。

1927年10月,中共浙江省委派中共党员方城顺回到义乌恢复党的活动。此时,最早回义乌开展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方元永,向方城顺介绍了吴溶品等人的积极斗争表现。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考验,1928年,由吴溶品介绍,吴溶泗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义乌历史第一卷》P49注释),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抱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信念。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吴溶泗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满怀信心地为党的事业而工作和战斗。

交通联络站的得力帮手

1927年,作为义乌党组织在农民中发展的首批中共党员,吴溶品、吴溶泗齐心协力开办农民夜校。期间,两人不断鼓励农民读书识字,培养吸收了一批青年农民的积极分子入党,使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在前洪村迅速传播,前洪人民在不断探索追寻中找到了曙光,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1927年11月7日,中共前洪党支部成立,成为义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8年,义乌党组织迅速发展,10月期间,已建立15个党支部。这时,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来到义乌,在北苑街道上连树村召开中共党员骨干会议,选举产生中共义乌县委员会,前洪村党支部为县委直属支部。同年,吴溶泗任前洪村党支部书记。

中共义乌县委成立后,县委机关设在了前洪,杂货铺成了交通联络站。但凡省委派人来义乌,大家都会来到杂货铺“落脚”。那些年,正是在这个小小杂货铺里,搜集传递情报、掩护接送革命同志……作为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一场场秘密行动在杂货铺里不断上演,红色革命精神也从此扎根前洪,流向乡间。“冯雪峰、吴溶品等革命先驱开展活动,主要由我爷爷负责为参会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吴济山告诉记者。

没有重要活动时,杂货铺的经营一切如常,在村民眼中,吴溶泗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杂货铺负责人。当秘密行动开展时,吴溶泗则成为服务交通联络站的得力帮手,经常在杂货铺、上连树村等地来回穿梭。开会时间、场所时常变动,有时候深夜了,大家也还在开会,吴溶泗就会为他们准备马蹄酥等食品作为夜宵。只要有需求,吴溶泗一如既往坚持到底,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舍生就义掩护革命地下党

1930年8月,因叛徒告密,反动派组织大量人力围剿前洪村。得知消息后,吴溶泗没有逃跑,冷静地找到藏在交通联络站的革命地下党名单等文件,迅速转交至14岁的店铺伙计,让他赶紧从店铺后的墙洞钻出去。临别时,吴溶泗再三交代小伙计,一定要想尽方法将文件送出去。

目送小伙计安全离开,此时吴溶泗已经没有离开杂货铺的机会。随后,这个交通联络站被反动派洗劫一空,吴溶泗被捕入狱,家破人亡。被捕时,吴溶泗唯一的孩子年仅6个月大,他的妻子只能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东躲西藏。反动派还对他的弟弟、两个妹妹实施残忍迫害。不久,吴溶泗的弟弟被抓壮丁,两个妹妹被迫远嫁他乡,他的母亲一病不起。前洪村党组织惨遭毁灭性破坏,联络站也随之消失。

当吴溶泗、吴淇华、吴溶洽、吴溶尧等人被押送监狱,敌人对他们威逼利诱,逼迫他们招供共产党组织名单。“你们能把我剁成肉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面对严刑拷打,早已鲜血直流的吴溶泗凛然无惧,痛斥对方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敌人恼羞成怒,用老虎凳、火烙铁等酷刑逼迫吴溶泗,还打掉他的门牙,用竹签从他的指甲缝和肩骨中钉过去。如此之下,吴溶泗全身血肉模糊,遍体鳞伤,几次昏死过去。

1930年8月21日,奄奄一息的吴溶泗被架至刑场枪杀,年仅31岁。吴溶泗是义乌大地上壮烈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如今,“其貌不扬”的交通联络站依旧诉说着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告诉世人历经艰难的革命之火永远不熄。

2021-05-14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17514.html 1 3 吴溶泗:义乌大地上壮烈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