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
2020年7月7日,义乌市某进出口公司向杭州海关隶属义乌海关申报出口枕芯等一批小商品至伊拉克,申报品名中有“纸盒”一项,为杭州海关高度关注的侵犯知识产权“影子商品”,被风险布控捕中。现场查验时,查验关员陆续在集装箱底部查获标有“Pfizer(图形)”商标的药品包装盒、药品说明书,怀疑很可能存在将药品、说明书、包装盒分装藏匿出口的情况。经彻底掏箱查验,在集装箱前端底部,查获了标有“Pfizer(图形)”商标的药品胶囊。经清点数量,共查获标有“Pfizer(图形)”商标的药品胶囊69.02万颗、药品说明书7.14万张、药品包装盒9.6万个。
经“Pfizer(图形)”商标权利人辉瑞产品有限公司确认,该批药品胶囊、药品说明书、药品包装盒均为侵权产品。而后,义乌海关正式对该案立案扣留,并依法向公安机关通报案件线索。义乌海关在完成案件调查取证后,依法作出没收侵权货物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案件点评】
该案是近3年来全国海关查获的最大一起侵权假药案。去年以来,针对我国防疫物资出口遭“污名化”情况,义乌海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将医药健康领域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领域,紧盯市场采购等重点渠道主动开展风险分析,并结合小商品出口申报特点,梳理分析不法分子可能伪报的“影子商品”品名,形成高风险商品库,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布控,精准打击出口侵权医药物资违法行为。该案中,申报品名“纸盒”,属于与药品有较高关联性的“影子商品”,被风险布控指令成功捕中后,一举查获大量侵权药品及包装物,展现了海关关员开展侵权风险分析的精湛技巧。